1-8月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超过170万辆,年增近两倍。 (shutterstock)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4日在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今年1-8月大陆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年增10%左右。新能源和智慧网联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超过170万辆,年增长约两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
《中国证券报》援引辛国斌分析称,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企业数量较多,资源投入分散。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还面临锂钴镍等价格上涨压力,并导致近期的汽车晶片和零部件供应不足,部分汽车产销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后期稳定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
中国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慧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布局,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品质发展。
续超前指出,将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研究,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固液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中国车企因芯片严重短缺 连续四个月大幅减产
技术人员在一汽大众的天津厂房工作。(路透社档案照)
(上海讯)业内人士透露,7月爆发的新一轮芯片短缺问题严重,多家中国本土和合资车企连续四个月产量接近于“腰斩”。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汽大众作为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产销量巨大,多选用博世、大陆等大型全球零件供应商进行供货,“缺芯”危机在这些产量巨大的零件供应商上,最先显露。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7月,一汽大众产量同比分别减少了40.7%、25.5%、60.8%和58.7%。
今年7月,由于马来西亚局部疫情加剧,引发了全球芯片生产带来“断崖式”危机。马来西亚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生产、封装、测试的最主要生产地,多家半导体厂家在此设立的工厂也因此停产,影响了大批量ESP芯片的生产。
除了一汽大众,本田、日产等中国合资公司也出现了芯片短缺导致的大幅减产,后者主要受日本瑞萨等芯片公司影响,减产时间虽然较晚,但程度也非常严重,如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今年6月、7月产量同比均减少40%以上。
东风本田一员工透露,该公司部分主销车型减产幅度甚至达到了80%。
合资品牌方面,一汽大众速腾、宝来、迈腾最近都极度缺车,同为大众系的上汽大众主要是朗逸受芯片短缺的影响较大,提车周期从一至两周拉长到四至五周。
芯片短缺已经影响了汽车消费终端的供需平衡。北京奔驰一家4S店销售经理透露,奔驰E级和GLC基本没有现货,提车周期在两三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