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报告发布人类生存红色警报 极端天气更频繁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国际>联合国气候报告发布人类生存红色警报 极端天气更频繁

联合国气候报告发布人类生存红色警报 极端天气更频繁

2021-08-10 来源:路透社浏览数:738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一份指标性的全球暖化报告中发出重磅警告——全球暖化正危险地接近失控边缘,人类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甚至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地球气候,而人类对此无可推卸责任。

联合国全球暖化报告指出,如果所有排放情况都出现,在2050年前北极将在9月出现至少一次冰雪全部溶化的情况。(法新社)

(早报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一份指标性的全球暖化报告中发出重磅警告——全球暖化正危险地接近失控边缘,人类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甚至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地球气候,而人类对此无可推卸责任。

路透社报道,IPCC周一(9日)在瑞士日内瓦公布的这份气候评估报告题为《决策者摘要》,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报告。报告由234名科学家完成,并获得195个国家政府的通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今天公布2014年以来关于气候变迁的首份重大科学评估,确切显示全球暖化速度比原本忧心的还快,而且几乎全可归咎于人类导致。

报告说,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所有地区,并导致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多致命热浪、超级飓风和其他极端天气。

报告还明确指出,我们迄今经历的气候变暖已经使地球得以生存的许多支撑体系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几百年到几千年内是不可逆转的。

一名消防人员正在希腊的艾维亚岛一处村落附近灌救,设法扑灭当地的山林野火。极端气候带来的异常高温,导致全球多地遭受野火肆虐。 (路透)

但是科学家说,如果全世界迅速行动,一场浩劫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还来得及通过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使不断上升的气温保持在稳定程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这份报告是人类的红色警报。警钟震耳欲聋,证据无可辩驳,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使我们的地球窒息,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

他说:“如果我们齐心合力,我们将可以避免气候灾难。但是,正如今天的报告所表明的那样,没有时间拖延,也没有借口。我期待全球政府领导人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确保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取得成功。”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一在推特上写道:“我们迫不及待地要解决气候危机。所有迹象都明确无误。我们不能否定科学。不作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COP26将于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

联合国报告显示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更为频繁

极端天气

(早报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9日发布报告,称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所有地区都将面临气候变化加剧的考验,暖季将变得更长,冷季将更短,同时极端高温等极端天气将变得更加频繁,对农业和人体健康带来更大挑战。

这份标题为“2021年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基础”的最新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将加速水循环,在带来更多强降雨、洪涝灾害的同时也会导致许多地区更加严重的干旱。同时,在整个21世纪,全球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持续上升,导致低洼地区更频繁、更严重的沿海洪水和海岸侵蚀。

极端天气

根据这份报告,在未来几十年里,亚洲地区平均地表温度将持续升高,极端高温天气增加而极端低温天气减少。同时,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和强降水量都将增加,部分地区的日极端降水量也将增加。另外,在东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干旱将变得更加频繁,而原本干旱的中亚东部地区变得更加湿润。

这份报告强调,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能够持续且大幅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极端天气

这份报告是联合国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全面评估了2013年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11月联合建立。在过去30多年里,该委员会组织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推荐的数千名专家,已经完成了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编写。

极端天气

全球暖化快于预期 联合国气候报告一次看懂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今天公布2014年以来关于气候变迁的首份重大科学评估,确切显示全球暖化速度比原本忧心的还快,而且几乎全可归咎于人类导致。

以下是IPCC第一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 1)科学报告部分主要发现的概要:

全球升温摄氏1.5度恐提前发生

IPCC报告考量的五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皆显示,预计2030年左右地球表面均温将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出摄氏1.5或1.6度。这比IPCC在3年前预测的时间(2040年升温摄氏1.5度)还要提早整整10年。

在本世纪中叶前,这项全球升温摄氏1.5度的门槛将被全面突破,在最积极努力阻止的情况下,也将超出这项门槛0.1度(即升温1.6度),而在极度相反情况下,则将突破这项门槛将近整整1度(升温2.4度)。

但仍有一丝希望:若在最积极努力而且做对所有事情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在「超出」摄氏1.5度目标后,将在2100年前回降到升温摄氏1.4度。

阻止气候暖化的自然盟友趋于衰弱

大约自1960年以来,森林、土壤及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至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56%,尽管这项排放量在这段期间已经增加一半。没有自然的帮助,地球将早已成为炎热许多且较不宜居住之地。

但这些帮助我们对抗全球暖化的自然盟友,正显示进入饱和状态的迹象。它们的这种功能是所谓的碳汇(carbon sink),随着这个世纪的展开,它们吸收人为二氧化碳的百分比可能减少。

气候变迁是造成极端气候祸首

这份IPCC报告强调新领域归因科学(attribution science)的惊人进展,这种科学能够量化人为全球暖化增加特定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和/或可能性的程度。此类事件如热浪、飓风或野火。

譬如,科学家在几周内就确认,若无气候变迁影响,今年6月摧残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的创纪录热浪「几乎不可能」发生。整体而言,这份2021 年IPCC报告比过去包括更多「具高度信心」的发现。

海平面上升更高更快

全球海洋自1900年以来已上升约20公分,且过去十年中上升速度加快至原来的近3倍。南极顶部冰盖崩塌和融化,尤其是格陵兰(Greenland)也出现这些情况,已取代冰川融化成为海平面上升主要驱动因素。

如果全球暖化控制在升温摄氏2度,海平面在21世纪期间将上升约半公尺。在2300年前,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近两公尺,为IPCC在2019年所作估计的两倍。

由于冰盖的不确定性,科学家无法排除在最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海平面将在2100年前共上升两公尺的可能性。

来自遥远过去的可怕警告

古气候学的重大进展发出令人深省的警告。例如,地球大气层上次像今日一样温暖大约是在12万5000年前,当时全球海平面可能比现在高出5至10公尺,若在今日这可能导致许多主要沿海城市淹没。

距今300万年前,当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曾相当于今日水平,当时气温比今日高出摄氏2.5至4度,海平面则高出25公尺。

甲烷排放成焦点

这次报告包括的甲烷数据更胜以往,甲烷是排在二氧化碳之后第二大温室气体。报告中警告,未能抑制甲烷排放可能会破坏「巴黎协定」 (Paris Agreement)目标。

人为甲烷来源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是源自天然气生产、煤炭开采和垃圾掩埋场的气体逸出,其二是来自家畜和粪肥处理。

甲烷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远不如二氧化碳,但甲烷困住热能的功效高出许多。目前甲烷浓度为至少80万年来最高。

聚焦区域差异

虽然地球正在全面暖化,从海洋到陆地乃至我们呼吸的空气,但部分地区暖化速度更胜其他地方。譬如,北极最冷日子均温的上升速度,据估计将比全球整体暖化速度还快约三倍。

全球各地海平面都将上升,但许多沿岸地区海平面升幅可能将比全球平均高出至多20%。

急剧气候变化恐成关键转折点

IPCC警告,气候系统若出现急剧、「低可能性而高冲击的」转变,一旦无法逆转将成所谓关键转折点。例如,容纳足够水分的冰盖崩解使得海平面升高十几公尺;含有数十亿吨碳的永久冻土融化;或是亚马逊热带森林变成大草原。

这次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出现急剧反应及关键转折点的可能无法排除。」

大西洋环流恐持续减弱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正在减弱,这项趋势「非常可能」在整个21世纪持续下去。这种环流是调节全球热能转移的大型海流系统,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转移到北半球。

科学家对于AMOC不会像过去一样全部停滞只有「中等信心」。如果这真的发生,欧洲冬季将更为严寒,季风季可能被打乱,北大西洋盆地海平面可能大幅上升。

Booking.com
打赏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接种后仍染疫 港专家:目前没有一款疫苗可完全预防新冠
阅读下文 >> 中国航空运力创疫情初期以来最大降幅 欧美也陷入停滞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9505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