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刚开始不久,国际政治的焦点都汇聚在两百年体制正受到严重挑战的美国上。然而,在大西洋彼岸,随着执政欧洲第一强国德国近十六年的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将于本年9月大选后卸任,加上欧盟主要国家政局未稳,这个有望成为未来世界强权第三极的跨国组织前路何往,依然难以确定。
本月初美国国会山庄骚乱后,正当全球目光聚焦拜登入主白宫之际,德国和意大利也先后发生了重大政治事件。1月16日,德国唯一现存的大阵营政团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下称“基民盟”)进行了党魁选举,继承默克尔中间路线的拉雪特(Armin Laschet)以极微优势获胜,有望成为未来德国总理。
另一边厢,意大利的“政治素人”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再次遇上执政盟友退团“背后插刀”,只能于1月26日请辞以寻求重组内阁。他虽然于上周一和上周二(1月18日和19日)分别在共和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信任投票,但还是无改少数派的命运,最后只能为重新组建一个多数政府而放手一搏,在1月26日选择辞职,使意大利马上面临“疫下大选之乱”的危局。
默克尔路线的接班人
新任德国基民盟党魁的拉雪特,是该国最大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th Rhine-Westphalia,下称“北威州”)州长。他在1,001名党代表的选举中,以53%得票的些微优势击败了得票47%的党内右翼代表默茨(Friedrich Merz),将接替2018年底当选党魁、却被外界评为“扶不起的阿斗”的默克尔原本钦点的接班人、现任国防部长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拉雪特在这次选举中被视为“默克尔路线”的继承人。相对于谨言慎行的默克尔,拉雪特是一个喜感十足、平易近人的人物。他在去年的狂欢节中更获得“反对一本正经奖”。不过,正如打着中间偏右旗号,却在任内落实最低工资、同性婚姻合法化,甚至开放百万难民入境的务实主义者默克尔一般,拉雪特不是一个紧抱政治理想不放的人,从政多年也难以被明显的政治主张所定义。
关于如何定位欧盟,曾在1999至2005年担任欧洲议会议员的拉雪特似乎比默克尔更具雄心。他生于毗邻荷兰、比利时的德国边境城市亚琛(Aachen),办公室放着以亚琛为根据地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的半身像;2018年更藉德法合作文化外交全权代表的身份,取得与主张“欧洲主权”的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直接交流的机会;也曾指默克尔在欧盟议题上不够进取。
近两年,默克尔也逐渐走到此路线上,在拜登上台后,更表明对美关系不会“只有和谐”,强调欧洲将会在军事和外交事务上担起更大责任,似乎也切合了马克龙对欧盟作为美国势力之外、而非美国势力之下一大权力重心的主张。如果拉雪特日后能顺利主政德国,也可算是默克尔新路线的延续。
在其他外交问题上,拉雪特则承袭了默克尔的风格。无论是对于因克里米亚问题交恶的俄国、华为争议和中美对峙态势下的中国,还是对于特朗普治下关系愈加对立的传统盟友美国,拉雪特皆抱持温和立场,跟默克尔一样多被批评为过于亲俄、亲中。在内政议题上,拉雪特支持默克尔较为宽容的移民政策,沿袭基民盟的保守财政政策,却曾表示支持欧盟债券;虽然他的天主教徒形象比默克尔更深入人心,却让作为已婚同性恋者的衞生部长施潘(Jens Spahn)成为其副手,反映其与默克尔一般务实。
德国当前路线未定
不过,拉雪特当选党魁并不代表默克尔路线能在德国继续走下去。首先,默克尔的务实中间路线模糊了基民盟的右翼定位,过去数年已逐渐引致右翼选民(特别是前东德地区的选民)流失到极右德国另类选择党(AfD)手上,而基民盟基层选民也明显不支持这种路线—根据党魁选举前的党员民调,立场偏右的默茨仍占尽优势,远远抛离拉雪特。
此刻拉雪特的胜选,全然是出于党内政客阶层对于民望高企的默克尔的忠实支持。然而,此等政治精英阶层的抉择能否在未来数月转化为一般选民的投票意向,则是未知之数。曾担任基民盟党魁长达十八年的默克尔,一直是以超然于基民盟右翼价值之上的身份当领袖,她之所以一直得到同党支持,全赖她能为基民盟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胜选。拉雪特在本年3月中的地方选区中,将会面对同一评核标准,其成败将决定他会否像卡伦鲍尔般,成为“跛脚鸭”党魁。
其次,由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大大改变了德国政局,这位新任党魁已再非基民盟总理人选的必然选项。一方面,疫情下,默克尔民望大涨,党魁选举多次押后,使得拉雪特失去了在全国争取支持的时机。另一方面,其潜在对手在抗疫表现上也远远比他突出:其主导衞生政策的副手施潘就有可能喧宾夺主,“坐正”成为总理人选;而基民盟盟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下称“基社盟”)的巴伐利亚州长索德(Markus S?der)也因其抗疫强硬作风赢得民众支持。在拉雪特当选党魁后,索德在针对各党人选的总理民调上依然高出拉雪特近10个百分点。
最后,即使拉雪特能成为基民盟总理人选出线,未来德国的政治形势最有可能出现的将会是基民盟(及基社盟)与绿党组成联合政府,这也许会改变德国的政治路线。煤矿产业家庭出生的拉雪特,在气候转变问题上立场与绿党距离甚远,如果他为了组成联合政府而又坚持环保不应打击经济的主张的话,有可能要在其他议题上让步,包括对华对俄等外交事务(绿党反对华为进入市场,也反对德俄之间的天然气管道铺设)。由此可见,我们至少要等到下一届政府上台,才能知道德国以至欧盟未来到底由哪一种政治理念来主导。
意大利现政争危机
另一方面,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政局也进入更不稳定的阶段。1月26日,意大利总理孔特主动辞职以寻求重组一个更稳定的多数联盟,此前在1月13日,前总理伦齐(Matteo Renzi)领导的意大利活力党(Italia Viva)以不满孔特运用高达约两千亿欧元复苏基金的计划为由,退出执政同盟,马上使孔特政府陷入倒台危机。虽然孔特之后惊险赢得了参议院的信任投票,无需被迫解散政府,可也只因为活力党议员弃权才能成事,而孔特距离多数席位仍有5席之遥。而在没有参议院过半席位的情况下,所有法案都寸步难行,例如原本计划于本周表决的一项关键性的司法系统改革方案,就无疑面临着失败的命运,因此孔特在法案表决之前便选择辞职。
目前,孔特正在积极与一些中间派的独立人士沟通协商,以避免不得不低头拉拢伦齐活力党的17名参议员,他也谈出了一些成绩,在1月27日于参议院中已有自称为亲欧盟派系的议会政团成立,至少有十名成员,专门力挺孔特继续执政。虽然这政团的原初十名成员皆曾在信任投票中支持孔特,但见势似有其他议员将会加入,这也意味着孔特很有望能再次获得组阁授权,而故意制造执政危机的伦齐则可能阴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