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三角地区在今年上半年GDP排行榜前十中三席,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GDP总量占全国上半年GDP的24.2%。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根据梳理,在今年上半年GDP排行榜前10中,长三角占据三席。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1万717.8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上半年GDP的24.2%。
从各省份GDP排名看,长三角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进入了前十名。
其中江苏表现最为亮眼。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GDP的拉动作用较一季度明显改善,推动江苏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22.9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名;GDP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5.0%,转为上半年的增长0.9%。
此外,浙江上半年GDP为29087亿元,位居全国第四;GDP同比增长0.5%,比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安徽上半年GDP为17551.1亿元,排名全国第九,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6.5%转为上半年的增长0.7%。
上海方面,上半年虽然没有实现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但二季度GDP增速已回到正值区间,经济回暖态势明显。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356.80亿元,位居全国第11位,GDP同比下滑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
按此计算,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GDP总量为110717.82亿元,占全国上半年GDP的24.2%。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分析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复苏,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较为到位,早早地为复工复产扫清了障碍。“同时,江浙沪皖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和各自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回暖,彰显了长三角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强大韧性。”
另据记者统计,在已经公布GDP数据的30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西藏GDP增速最快,达5.1%,此后依次为新疆、贵州、甘肃、湖南、宁夏,增速均超过1%。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受访时说:“与一季度仅西藏实现正增长不同,上半年已有逾半数的省市实现GDP正增长,表明各地经济正在加速复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复苏也相对较快。”
从GDP总量来看,广东以4.92万亿元稳居第一,江苏也进入了“4万亿俱乐部”。排名第三到第六的山东、浙江、河南、四川,GDP总量则均超过2万亿元。
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湖北,在一季度GDP大降39.2%的情况下,二季度经济迅速反弹,上半年GDP为17480.51亿元,排名全国前十;GDP同比下降19.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9个百分点。
周景彤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周景彤分析:“首先,复苏加快,二季度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总体表现好于预期。其次,结构转变,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基建和信息消费等领域较快增长。”“第三,供给端恢复好于需求端。工业增加值已连续三个月为正。服务业逐渐回暖,但投资、消费、出口仍处于负增长区间。第四,就业面临压力。前六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同比减少了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