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将列反法运为恐怖组织 躲碉堡PO文呛示威群眾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国际>川普将列反法运为恐怖组织 躲碉堡PO文呛示威群眾

川普将列反法运为恐怖组织 躲碉堡PO文呛示威群眾

2020-06-02 来源:中国时报浏览数:379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美国总统川普似乎想把失控局面归咎于极左派人士,5月31日宣布要将「反法西斯主义运动」(Antifa)列为恐怖组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31日则呼吁示威民眾别把对警察的不满变成暴力事件,盼和平表达诉求。据美媒5月31日报导,示威群眾29日包围白宫期间,川普总统一度躲进白宫的地下碉堡避难,第一夫人梅兰妮亚及小儿子拜伦亦随行,逗留约1小时。据悉,川普及其家人当晚十分惊慌。

「我不能呼吸」抗议种族歧视运动在全美蔓延。在多地都传出和警方严重衝突的事件。图为一名示威者倒拿美国国旗。(路透)

美国总统川普似乎想把失控局面归咎于极左派人士,5月31日宣布要将「反法西斯主义运动」(Antifa)列为恐怖组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31日则呼吁示威民眾别把对警察的不满变成暴力事件,盼和平表达诉求。

川普透过推特宣布,「美国将把左翼团体『反法西斯主义运动』列为恐怖组织」。美国司法部长巴尔也发声明,公开谴责Antifa及其他类似团体引起的暴力行为属于「国内恐怖主义」,将面临后果。

川普的竞选对手拜登发声明强调,「针对残酷的行为发起抗议,属于正确且必要的行动,但不需要把社区烧毁,也毋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受抗议衝击,民眾肆意毁坏公物、烧毁警车、打伤警员,一个周末下来至少有790人被捕,就连纽约市长白思豪的女儿齐雅拉(Chiara de Blasio)30日也因为非法集会而被捕。

白思豪5月31日表示,这已不是纽约常见的和平抗议活动,斥「这是一场无政府主义的暴力运动」。皇后区31日则出现警方单膝下跪的情景,让示威群眾大感意外,部分示威人士见状也照做。警察低头与抗议者默念受害者佛洛伊德的名字,随后双方握手拥抱。一位示威者表示:「我们现在需要更多这样的画面。」

川普躲碉堡 PO文呛示威群眾

美国反白警暴力执法、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在全美延烧。据美媒5月31日报导,示威群眾29日包围白宫期间,川普总统一度躲进白宫的地下碉堡避难,第一夫人梅兰妮亚及小儿子拜伦亦随行,逗留约1小时。据悉,川普及其家人当晚十分惊慌。

白宫熄灯,大批民眾聚集在白宫前抗议,遭到警方驱散。美国总统川普也一度基于安全问题被幕僚要求到地下碉堡避难。(取自推特)

29日晚上,示威群眾聚集在白宫正门前,并高喊着「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黑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等口号。据有线新闻网(CNN)引述消息报导,美国密勤局评估情况,见门外示威者向官员投掷瓶子及其他物件,并试图衝破金属围栏,因此决定请川普总统移师地下碉堡暂避。

翌日,川普发推文报平安,讚扬密勤局的保护令他「感到非常安全」。他还连发多条煽动性推文,威胁示威群眾若敢闯入白宫,迎接他们的将是最凶狠恶犬和最可怕武器。川普的发言显然激起了另一波怒火。有网民特别用「碉堡男孩」#BunkerBoy大酸川普,称川普要塑造硬汉形象,结果跑去碉堡躲起来。「拜登因抗病毒到地下室避难,川普怕美国人躲起来。」

5月31日,白宫附近多处发生火灾,歷史地标圣公会圣约翰教堂亦遭纵火。白宫同日晚上关掉外部照明。密勤局发表声明称,至少60名特勤人员在本周末的白宫示威活动中受伤,其中11人被送往医院,暂无生命危险。

全美动乱,但川普并没有扛起安抚人心的工作。川普的幕僚就如何处理示威争执不下,部分人要求川普正式向全国发表讲话,呼吁民眾保持冷静。川普先前推文警告示威者「有劫掠就开枪」,部分幕僚随即游说他勿再发表暴力言论,指这只会火上浇油;包括川普女婿库许纳等人亦建议,川普应更慎重回应示威。幕僚希望避免重演2017年维州夏绿蒂维尔市的白人至上主义衝突。

白宫地下碉堡简介

白宫地下碉堡通常与所谓的「末日计画」联想在一起,上次派上用场已是2001年的「911」恐攻事件之时,没想到这次川普总统又动用到这座避难所。

该地下碉堡位于白宫东厢下方,名为「总统紧急行动中心」(PEOC),由小罗斯福总统在二次大战期间设立,号称可承受除直接核爆以外的一切袭击。当白宫受到威胁时,密勤局便会启动让总统躲进碉堡的安全程序。近年来白宫地下碉堡已经很少使用,不过美国政府仍持续加强其防御能力,让它在即使飞机坠毁白宫时也不受影响。

Booking.com
打赏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白宫辩解:总统下令开枪是希望降低示威的暴力行为
阅读下文 >> 美科技巨头纷表态 沉默就是帮凶 佛洛伊德死于窒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584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