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从防疫典范到重回封锁的教训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国际>日本北海道从防疫典范到重回封锁的教训

日本北海道从防疫典范到重回封锁的教训

2020-04-21 来源:BBC浏览数:353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日本北海道曾经被视为抗击疫情的成功典范。经过努力遏制、追踪和隔离病毒,使感染人数大幅下降。但北海道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却是因为应对第二波感染时的挣扎。

日本疫情扩大,各地医院如临大敌。(路透)

英国BBC报导,日本北海道曾经被视为抗击疫情的成功典范。经过努力遏制、追踪和隔离病毒,使感染人数大幅下降。但北海道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却是因为应对第二波感染时的挣扎。

报导指出,2月下旬,北海道成为日本第一个因新冠疫情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地区。

当时学校关闭,大型集会取消,人们被「鼓励」待在家里。当地政府决心积极抗疫,积极地追踪和隔离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

这项政策起了作用,到3月中旬,新病例的数量已经下降到每天一两个。3月19日,解除紧急状态,4月初,学校重新开学。

然而,紧急状态解除仅26天后,又不得不重新实施。

日本政府将东京、大阪和其他5个县置于紧急状态时,北海道一度没有跟进,而是独立行事。但在几天后包括北海道在内日本全国都进入了紧急状态。

4月中旬的第一周,北海道发现135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与2月份首次爆发不同,没有证据表明这轮感染从日本境外输入的。

这说明了什么?北海道到底是如何应对疫情爆发的?

首先,如果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就能控制住疫情。

「相对来说,处理群聚、接触追踪与隔离是比较容易的。」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涩谷健司(Kenji Shibuya)表示。

「政府在群聚控制方面相当成功。当时,日本在疫情爆发的早期阶段,疫情是局部性的,这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在这方面,北海道与韩国大邱市的情况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大邱,从一个邪教组织开始爆发的大规模疫情,被积极追踪。感染者被隔离,疫情得到遏制。

但是,北海道的第二个经验不那么令人安心。

大邱疫情爆发后,韩国政府开展大规模检测计划,试图追踪疫情。日本的做法恰恰相反。即使是在日本记录到第一例病例三个多月后的今天,仍然只对极少部分人口进行了检测。

最初,政府说这是因为大规模的检测是「浪费资源」。现在,它不得不改变调子,表示将加大测试力度--但有几个原因似乎拖了政府的后腿。

首先,日本卫生部门担心医院会因为检测阳性但只有轻症的患者而过载。而在更大范围内,检测工作是由地方卫生中心负责,而不是由国家政府负责。

其中一些地方中心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检测的人员或设备。当地的热线电话已经不堪重负,甚至找医生转诊都很困难。

涩谷教授表示,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意味着日本政府对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情况并不清楚。

「我们正处于疫情爆发的中间阶段,」他说。

「从北海道吸取的主要教训是,即使你一开始就成功控制住了病毒,也很难长期隔离和保持控制。除非扩大检测能力,否则很难确定社区传播和医院传播。」

第三个教训是,这个「新状态」会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长得多。

北海道现在不得不重新实施限制措施,即使日本版的新冠病毒「封锁」比其他地方的限制要宽松得多。

大多数人还是会去上班。学校可能会关闭,但商店甚至酒吧仍在营业。

涩谷教授认为,如果不採取更强硬的措施,日本几乎没有希望控制住正在发生的所谓「第二波」传播,而且不只是在北海道,而是在全国范围内。

他说,「「关键的教训是即使在当地成功地控制了,但在其他地区仍有传播,只要人们四处流动,就很难保持无病毒状态。」

北海道对旅游的依赖性很强经济已经受伤严重,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日本已经禁止了来自欧美及亚洲大部分国家的旅客。

一位在千岁市开酒吧的朋友,现在已经被迫停业、裁员。在更北边的旭川市,田村直树告诉我们,他的酒吧还在营业,但现在几乎没有顾客了。

「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人来,」他说。

「以前有很多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游客。现在他们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我们在街上听不到任何外语。小一点的民宿都要关门歇业了。旅游业真的很挣扎。」

新的紧急状态将于5月6日日本「黄金周」假期尾声时才结束。但一位在北海道从事防疫工作的地方政府官员告诉我们,限制措施可能要维持更长时间。

「我们感觉必须要持续做同样的事情,」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阻止病毒的传播。」

那么,这要多久?「直到我们找到疫苗,」他说。「我们必须继续努力阻止病毒的扩散。」

Booking.com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日本外相:全球经济面临二战后最严重危机
阅读下文 >> 治愈不易 不只攻击肺 新冠病毒爆致命并发症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525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