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突显大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暴露大陆在高端制造的缺失。图为2月20日,福建省晋江市号手服饰有限公司员工在对生产区域进行消毒。(新华社)
大陆经济走势多舛,内外衝击接连袭来,好不容易,中美终于达成共识,在1月中旬顺利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纷扰快两年的贸易战得以暂时止歇,也让大陆可以获得喘息机会,专注发展经济。未料协议刚签完,却传来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衝击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与营运。制造业产线停摆、全线復工遥遥无期,而观光旅游、百货餐饮、批发零售等更显百业萧条,大陆经济雪上加霜。2020年,对大陆而言,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重创大陆短期经济表现,也让世人再次感受到大陆供应链的重要性。苹果执行长库克直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击,生产合作伙伴復工速度远比预期来得慢,第一季营收将无法达标,全球iPhone供应明显将暂时受到限制。同一时间,商业数据分析公司邓白氏利用大数据方法,针对大陆19个超过100例确诊案例省分进行经济影响评估,发现全球至少有5万家以上公司,在受灾地区拥有一个或多个直接或一级供应商,而如果把范围扩大至二级供应商,则这个数字将高达500万家以上,显见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衝击,着实不容小覷。另一方面,这无疑也突显大陆在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地位。
这样的地位,绝对不是天上平白无故掉下来的,而是经济改革40多年来的努力与心血结晶。这场疫情,或许为大陆带来了一些经济压力与威胁,但这正好也是重新检视大陆在全球供应链所应扮演角色的大好时机。从上述数据看来,大陆在现今全球供应链,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是细看其内容,大多仍是以附加价值较低的组装、制造为主,鲜少有高附加价值的技术研发与品牌服务,不管是智慧手机、电脑或伺服器,都是如此。这样的供应链结构,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才能维繫生产线的运作。因此当疫情衝击到復工状况,工厂无法顺利出货,自然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尤有甚者,由于全面復工遥遥无期,目前已传出外商(包括台商)可能会加速撤离大陆。根据上海美国商会调查,受到疫情影响,将近8成在大陆的美国公司仍是处于缺工状态,连带使得产能迟迟无法恢復,因此有1/3美商计画将业务迁出中国,以避免遭受更大损失。由此观之,供应链断链危机,不只威胁到在地厂商与外商的生存,如果出走潮加剧,势必也会威胁到未来大陆的经济成长。如何恢復生产状态、稳住供应链,显然已是大陆政府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短期来看,目前復工情况不尽理想,除与部分城市仍旧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人员流动有关外,另一原因则是怕復工后的群聚感染风险,可能导致疫情再次扩散,因此在企业復工申请的审批上,特别严格把关。促进生产与疫情防控的抉择,让大陆当局陷入两难的困境。不过,这个难题并非无法解决。若能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员工,彻底落实防控机制并做好日常防护必要措施,在疫情可控下恢復全线生产,只是早晚之事。
以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的浙江省为例,目前已有超过5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营收超过2000万人民币),全面復工復产,关键就是在于浙江政府能够彻底落实防控机制,同时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员工健康状况,进而在动态管理下,建立覆盖全省的復工復产监测体系。这样的模式,绝对可以复制到其他省市。如此一来,不只可以加速全大陆的復工脚步,也可稳住供应链,化危机为转机。
长远来看,这次疫情也为大陆在全球供应链所应扮演角色,带来另一种启发。这些年来,面对内部供给侧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美国频频施压,大陆在关键零组件的供应上,愈来愈强调供应链自主化及在地化。根据大陆工信部对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查,发现其中有3成左右大陆完全没有制造,一半以上则是依赖进口,如果细分到电脑用高端晶片与记忆体晶片,则仰赖进口比重更是高达95%及70%。日前大陆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同样也指出,目前大陆在关键零组件、元件及材料上的自给率只有1/3。这都意味着大陆在高端制造这块,并非全球供应链的主角。
因此,即便此次疫情暴露出全球仍须大陆的生产制造与供应能力,但未来如何提高关键零组件自给率,厚实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同时避免关键技术及材料长期受制于人,应该是北京当局另一个重要课题。
商务部: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疫情不会改变我们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决心,长远来看我们消费稳定发展和持续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不会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的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