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第四年招聘后,中国券商的分析师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一反投资银行缩减研究业务的全球趋势。
据彭博社报道,截至12月26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的分析师人数增至3225人,较2018年增长8%。相比之下,全球12家主要银行的分析师人数则减少了8%至3500人,迈向自研究公司Coalition Development于2012年开始统计该数字以来的年度最大降幅。
这种截然不同的趋势凸显出中国21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的巨变。随着境外资金流入增加以及股票和债券发行增多,从宏观经济和行业到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的各种分析需求都在增加。决策者还正在推动本地券商提高竞争力,为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业务的扩大做准备。
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表示,研究正在成为一项核心产品,就连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在扩大团队,每个公司都意识到它需要一个这样的团队。长江证券是一家总部设在华中的中等规模券商,有超过90名分析师。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自动化和被动型基金的崛起,研究业务一直受到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但上述趋势在中国一直发展较慢。
被称作MiFID II的欧洲规则强制规定将研究成本从交易费用中分离开来,从而引发了最近一波裁员。中国公司专注于庞大的国内零售市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MiFID II的约束,后者仅适用于与欧洲资产管理公司有往来的银行和经纪公司。
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分析师一直免受坏消息的困扰。本地券商的薪酬结构严重依赖于资金的佣金收入,而自2015年市场暴跌以来,这种收入一直在下降。
佣金池的减少压低了薪水。在《新财富》杂志最近对超过1,000名分析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约有4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薪酬下降,其中近五分之一的人称薪酬下降超过20%。
分析师们被迫专注于专业排名,以彰显其能力并提高收入。在中国,虽然拥有五年经验的普通分析师每年收入约为75,000美元,但新财富榜单上的分析师收入或可以轻松达到100万美元甚至更多。该榜单类似于Institutional Investor调查,是中国最大的分析师评选。
该评选去年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因针对分析师拉票行为的质疑日渐高涨。《新财富》暂停了去年的评选,今年10月恢复,但规模显著缩小。
尽管存在有关佣金和薪酬的问题,但由于中国的金融自由化使人们对新业务产生了乐观预期,开源证券等规模较小的券商纷纷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部门。
类似纳斯达克的科创版于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经纪商预计资产管理领域的新入门者将令需求增加,包括银行的财富管理部门和外资机构投资者。
尽管如此,长江证券的刘元瑞仍预计,除非券商改变它们的商业模式,否则收入不会显著提高。
他说,公司必须重新思考研究团队的职能,因为不能从当前模式中获得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