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以保留肿瘤周围健康组织,对有效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方法只在药物中靶时才奏效。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通过实时分析载药纳米颗粒的运动模式,来确定药物能否中靶。
新华社报道,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月刊上发表报告称,他们通过研究癌细胞膜上用以载药的星状金纳米颗粒发现, 这种纳米颗粒的移动范围更大、旋转速度更快,即使被蛋白质包围,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标志性运动,表明它们的靶向能力不受抑制。
星状金纳米颗粒,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材料。之前的研究表明,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微粒能够被送往一个肿瘤,进而被激光或磁场所操控, 并最终通过加热恶性肿瘤细胞来消灭它们。而与球状微粒相比,一个多尖的星状物能够产生更高的温度。
领导这项研究的西北大学化学教授奥多姆说,这些信息未来可用来比较不同纳米颗粒的特性,如颗粒大小、形状等,并用以改进纳米颗粒 作为靶向药物载体和传递剂的功能。奥多姆团队目前正在筛选经过工程处理的纳米颗粒,以确定它们的靶向功能能否在吸附蛋白存在的情况下 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