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亚洲竞争力2019年度报告》称,面向未来,亚洲经济形势前景向好,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合作板块。
该报告是在3月26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 2019 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上对外公布的。
报告认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经济体,抗风险能力 大大提升,经济开放与合作保持动力。各经济体将加大域内合作力度以抵消世界贸易体制效率降低带来的损失。
报告认为,有四大原因促进亚洲区域合作。
一是美元加息进程可能减缓甚至告一段落,将减缓亚洲域内经济体资金外流趋势,有利于亚洲经济增长,有利于亚洲经济形势企稳向好。
报告称,由于美元持续加息和缩表,美国股市出现罕见的暴跌。这意味着,美国迫于国内经济放缓压力可能放缓加息进程,甚至可能停止 加息。美元加息幅度降低或进程停止,会减轻美国从亚洲吸引资金回流美国的压力,有利于亚洲经济复苏。
二是亚洲域内经济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实体经济,其更多的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受去杠杆影响较小。
其中,亚洲国家中,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韩国也是以制造业产品生产和出口见长的国家。俄罗斯及西亚 、中亚国家则是能源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他国家则多是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的经济组成成分多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虚拟经济产品占比要小得多,受去杠杆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小。所以, 在去杠杆大潮中,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为经济形势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亚洲区域经济体间货币交换力度大,亚洲经济体间的贸易受域外金融变化影响变小。
报告认为,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各经济体贸易融资陷入困境,各经济体对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的信心普遍产生动摇。美国最近几年对其 他国家和公司的制裁也更加倚重于金融。所以,国际社会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亚洲国家表现更甚,双边货币互换十分盛行。
截至 2018 年 12 月 13 日,包括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和新加坡在内的 30 多个经济体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这就使得亚洲域 内经济体间贸易多以本币结算,受第三方货币影响大幅降低。
报告相信,国际范围内虽然贸易摩擦烽火四起,但亚洲域内经济体间的贸易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有利于亚洲规避由于国际产业链网络、国 际贸易链网络调整带来的影响,域内国际贸易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亚洲经济形势前景向好。
四是亚洲一体化协调机构运作正常,正在加速推进亚洲一体化进程,有力地规避了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影响。
五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地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其间,“一带一路”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
目前,13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2344 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英国设立专家理事会,第一个宣布支持 250 亿英镑“一带一路”亚洲项目,英中贸易协会已发表 4 份“一带一路”报告,英国渣打银行2020 年底前要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提供 至少 200 亿美元融资支持;瑞士政府在其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瑞士银行家协会设立“一带一路”金融联络办公室;德国西门子公 司同上百家中国企业携手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日本通运公司自 2015年起同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协助在华日企借助中欧班列开展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定期运输业务。
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热潮从政府到企业、从官方到民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 万亿美元,对外 直接投资超过 600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 20 多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