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多个亚洲经济体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出口也开始走下坡。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以及中 国内需走软,令亚洲经济体出口情况更为复杂。
对多数亚洲经济体来说,出口增长放缓,大大左右了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据星展银行分析师的看法,在这一情况下,本区域 今年推出广泛性扶持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与实行中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但唯有中国将实行更为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更多经济脆弱迹象显现
美国经济预测机构IHS Markit本周发布的1月份环球透视报告称,进入2019年,世界各地的经济都进入了放缓的模式。
中国官方将在本月21日发布2018年第四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根据彭博社和法新社的调查,鉴于中美贸易战及国内债务高企,预 料该季度经济增速年比将从第三季的6.5%放缓至6.4%,去年全年经济增速也因此从2017年的6.9%放慢到6.6%。
而刚在昨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才公布,对2017年GDP数据进行最终核实后,将2017年的增幅从初步核算的6.9%下调到6.8%。
美银美林驻香港经济分析师乔虹等人表示,最新一轮疲软的中国经济数据,意味着“状况在好转之前还会变得更糟”。他们认为,中国经 济放缓对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通过贸易渠道造成的潜在拖累,将可能很快显现。事实上,规模较小的开放型经济体的出口疲软态势已经抑制 本地需求,尤其是制造业。
IHS Markit上述的报告就称,目前有更多中国经济脆弱的迹象显现。
此外,据路透社1月16日报道,在经济增速放缓下,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应付今年的就业压力。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当日表示,全年需要解决的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此前指出,为缓解就业总量压力,中国要为企业减负但增活力,将加快同有关部门研究企业降低社保费率的实施方案, 提高创业贷款额度,个人的贷款额度由10万元(人民币,下同,2万新元)提高到15万元;小微企业由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另一个挑战是,就投资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依赖土地出售而言,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行业,但在政府的调控下,这个行业正 在降温。
目前中国有不少背负大量美元债务的房地产公司,但再融资到期债务不易且成本高昂,那些较低评级的企业尤其如此。尽管较大的房地产 开发商已开始去杠杆,寻求转型和去地产化,中国政府也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但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才能化解。在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下,投资者对潜在债券违约的担忧挥之不去,使整个行业面临压力。在香港上市的一些大陆房企,本周就因此遭逢股价暴跌 之痛。
根据分析,大量中国房企在2016年快速扩张,发行大量债券,期限普遍为三年,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是房地产债的兑付高峰,而且这个高 峰只是个开始。中国房地产企业今年即将到期的债务规模约为3712亿元、2020年是4026亿元、2021年更是要达到7480亿元。
好消息是,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出一系列刺激性措施,有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近期因此尚可在短期内维持稳定,甚至可在未来数月反弹。
为稳定经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15日和17日主持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听取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会上,李克强不仅强调经济增速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断崖式下跌”,还指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全面铺开
事实上,今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全面铺开。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部分学者预计,今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高于去年 的1.3万亿元。
稳经济离不开稳投资,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大核心便是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投资保持一定力度。今年中国国务院提前下达的1.39万亿元新增 债务限额已经分配给36个省份。
另外,中国央行周三向金融体系净投放5600亿元,创公开市场操作单日投放纪录高点。有分析称,虽然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春节前的 融资短缺问题,但这也表明了中国央行的政策优先事项是向银行提供更加便宜的融资,允许银行以较低的利率向公司提供贷款。而在过去一年 里,中国央行通过降准等多种渠道,已经“放水”数以万亿元计。
尽管多名中国高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再三强调,绝对不会重蹈2009年的“大水漫灌”覆辙,李克强周四也称,中国已经积累了不搞“ 大水漫灌”的经验,可以通过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在转变发展方式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就业比较充分、收入不断增加、环境持 续改善,但眼看“大水”源源不断灌入市场,仍有网民担心,中国会否迎来新一轮的“大水漫灌”?
因为他们都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2009年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本来是为了拉动内需,支援中小企业发展,却不 料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之中,让中国的房价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飙升,并带来了巨大的地方债务。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没有走出 危机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