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独立电影院办公室(Independent Cinema Office,ICO)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若没有额外资金,近3分之1的英国独立电影院和艺术场馆恐在未来3至5年间倒闭,另有近3成场馆对未来存续感到不确定,显示整体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该调查涵盖109家独立电影院及混合艺术场馆,其中仅有41%表示有信心在未来3年内持续营运。69家场馆回答了明确的资金需求,总金额高达7900万英镑。若缺乏针对性的公共投资,许多具历史价值且服务弱势社区的电影院恐将消失。
根据调查结果,场馆最迫切需要资金的需求来自设备与内部空间升级(89%)、提升环境永续性(60%)、扩大业务(56%)及建物维修(54%)。超过6成计划需在一年内启动,以因应设施老化与观众需求变化。
ICO指出,多数独立电影院为非营利性质,不仅在地方文化中扮演关键角色,更为英国艺文产业提供重要平台。报告批评,过去20年来,独立电影业在资本投资上始终缺乏系统性支持,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纽卡索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泰恩赛德电影院(Tynecide Cinema)为例,这家设于二级保护建筑中的电影院已有近百年历史,执行长格林南(Nic Greenan)表示,电影院正努力追上观众的期待,亟需资金进行现代化升级。「作为英国最后一座新闻视频剧院,我们必须立刻行动,确保这座文化地标得以再传承未来100年」。
位于大曼彻斯特地区的利电影工厂(Leigh Film Factory)亦是当地镇上唯一影院,一位高层指出,该影院由志工以最低预算、再生建材打造,秉持绿色永续理念,为社区提供可负担的观影选择。她强调:「电影业利润微薄,若无资金协助,就无力维持或更新放映机等关键设备」。
除了资金短缺,多家电影院也因观众人数下滑及营运成本上升而寻求替代收入。例如格洛斯特郡的皇宫剧院近日开始出售旧电影海报,试图填补财务缺口。业主洛夫(Andrew Lougher)坦言:「我们必须想办法开源,才能保住影院」。
建筑设施老化亦为场馆运营一大隐忧。调查指出,受访场馆最需维修的部分为屋顶(57%)和窗户(23%),另有多达31%的场馆需要安装新电梯以提升无障碍空间。能源方面,太阳能设备(59%)、暖气系统(34%)及建筑隔热(24%)也列为首要改善项目。
同时,场馆也急需投资观影体验升级,例如更新放映机(47%)、座椅(25%)及音响系统(25%),并透过新增银幕、扩建贩卖部和建筑改造等方式因应观众需求转变。
目前,英国独立电影院约占全国影院总数的一半,英国电影协会(BFI)与多家独立场馆维持合作关系。ICO总监福吉斯(Catharine Des Forges)警告,若任由电影院关闭潮持续,恐将重创地方文化供应,削弱其在地方经济与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她指出,许多享誉国际的导演,例如诺兰(Christopher Nolan)、奉俊昊及鲍伊(Danny Boyle)生涯前期都是从独立电影发迹。
目前,伦敦知名的查尔斯王子电影院(Prince Charles cinema)也正因房东与房地产开发压力,发起请愿自救。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若政府未及时介入,英国将失去许多无可取代的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