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研制出全球集成度最高二维半导体处理器,可以实现最大为42亿的数据间的加减运算。
据中新社报道,记者星期四(4月3日)获悉,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集成度瓶颈,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
在32位输入指令的控制下,“无极”可以实现最大为42亿的数据间的加减运算,支持GB级数据存储和访问以及最长可达10亿条精简指令集的程序编写。4月2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
据了解,“无极”的工艺流程复杂,参数设置依靠人工很难完成。引入机器学习AI赋能后,可以迅速确定参数优化窗口,提升晶体管良率。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验证结果,均达到了国际同期最优水平。研究团队突破当前晶体管集成度的瓶颈,使其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产业化进程上,研究团队通过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正在加快二维半导体电子器件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