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核子技术协会表示,为了德国现行能源政策,确保安全、经济可行且对气候友善,「重启核电厂是必要的替代方案」。根据协会分析,最多6座已关闭的核反应堆,在技术上可以恢复运转。
世界核能新闻(WNN)报导,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影响了全世界对核电的决策,同年8月,德国《核电法》第13修正案生效,法条决定德国逐步淘汰核电机组的政治决定。结果是,德国总共8座核电机组,在往后的几年陆续关闭,最后3台机组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因电力不足的问题而短暂的延长运转8个月,但是也在2023年4月全部关闭,德国正式进入非核家园时代。
为了弥补没有核电的影响,德国主推再生能源,但是因为环境条件不同,各州的再生能源发展有很大差异,其中东南方的巴伐利亚,当地的风能发展的非常缓慢,德国南部电力线路容量和输电网的部建,也没有按照计划进展得那么快。
因此,德国的电力需求往往需要更多的化石能源,或是来自邻国的进口,依靠的是欧洲跨国电网,主要是依赖法国的核能。
德国核子技术协会(KernD)表示:我们的电力成本在国际上不再具有竞争力,甚至已经威胁着德国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电力设施(电网、存储和备用),在实施上与经济效益已不再可行。」
报告还补充说:「如果德国能源结构中,不稳定能源的比例持续增加,对电力进口以及对化石燃料电力的依赖也会持续增加,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恶性循环。」
KernD还指出,燃煤电厂的持续运作,导致德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高于原本的环境计划,在目前的德国发电条件,早先表定的逐步淘汰煤炭的时间,显然特别不切实际。
报告认为「重新启动核电厂,是一个务实、经济且具有社会意义的解决方案。最多6座关闭的核电反应堆,可以在短短几年内恢复运行,这并不草率,不会影响核能安全。」
报告指出:「各电厂的拆除情况各不相同,许多停机只有一两年的核电厂,几乎保持原样,也就可以在不久后恢复运作。」
本月早些时候,KernD 表示,重启每座核电厂将需要10亿欧元至30亿欧元,具体取决于拆除情况,工时大约3到5年左右。
报告补充道,核电厂的重新运转,能够加速燃煤发电的淘汰,而不会危及供电安全。「事实上,核电厂是可再生能源的理想补充,可以帮助稳定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因此,从长远来看,核能也是协助风能和太阳能的进一步发展。」
KernD 的成员包括核子技术各个应用领域和部门的组织:制造商、供应商、服务提供者、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贸易协会。其成员包括法马通(Framatome)、GNS、核子技术公司(Nukem Technologies)、欧拉诺(Orano)、铀浓缩公司(Urenco)和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法马通德国分公司(Framatome GmbH)副董事长哈夫坎普(Carsten Haferkamp)表示:「重启核电厂的决定权在联邦政府手上,联邦政府必须建立必要的安排。有一点是肯定的:核能推动的电力,是短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电力成本,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