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表明,中国在物理学研究领域正领先世界,而美国则远居其后,全球高品质物理学研究的顶尖机构均位于中国或欧洲,美国排名最高的机构仅位居13位。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优势产生深远影响,但也有观点强调美国在原创性研究突破方面仍总体领先。
据《南华早报》报导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由国际顶尖科学刊物《自然》编制,是一个用于追踪各个机构和国家科学产出的数据库。每年自然指数都会根据在顶尖期刊中发表的科学文章和论文数量,对领先的机构(包括公司、大学、政府机构、研究所或非政府组织)和国家进行排名。
报导说,日前公布的这份最新的榜单是基于2023年11月起12个月内的研究成果,中国在排名前10的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则位列前三。
跻身前10名的非中国机构只有两家,分别是排名第四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PG)和排名第10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美国排名前三的机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史坦福大学,分别位列自然指数榜单第13、16和20位。
相比之下,在2021年的自然指数中,上述三所美国机构均在前10之列,而中国仅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机构入围。在最新榜单中,中国科学院在这两项指标上均遥遥领先,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是前五名中唯一的非中国研究机构。
不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提醒道,尽管自然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机构的实力,但也存在局限性,对排名应持谨慎态度。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高品质科学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这反映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正在提升。但是指标并非代表一切,「除了少数分支领域,中国在原创性和真正突破性的研究方面总体仍落后于美国。」
报导指出,物理学是大多数现代技术发展和前沿研究的基础。在整个20世纪直至21世纪,美国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首选之地,该领域近100项诺贝尔奖被美国获得。不过,《福布斯》杂志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曾警告称,美国正面临「不再吸引物理学领域最优秀、最聪明人才」的风险。过去一年,美国物理学博士项目的国际申请数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随着美国科研环境恶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物理学家选择离开美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8月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11月发布的一份评价主要国家科学活动与趋势的中国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2023年被美国超越后,于2024年重新夺回物理学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