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报收集网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得以重塑未来海战。中方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可设置海底,能侦测并追踪高空航空器的雷达。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6日报导,参与项目的科学家说,在一个机密地点,部署于深达1,000米海床上的声波感测数组已成功侦测,并追踪到1架在5,000米高空飞行的固定翼飞机。
而这项突破性深海雷达技术充满潜质,能让中方潜舰在反潜作战中,从猎物转变为猎手。要是军机配备尖端感测器,就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侦测到潜舰,并加以攻击。但要是潜舰能从水下雷达接获预警,并得知上方飞机的大致坐标,就能从水下发射导弹加以摧毁。
至今其他国家都尚未掌握这项先进侦测技术,飞机产生的声波大多数都会被海面反射回天空,只有极小部分能穿透水面。这些声波在穿过不同温度、密度和盐度的海水层,以及洋流和涡流时,会严重失真。历经数十年研发,中国与其他少数海洋大国已成功在相对浅水区使用海床系统侦测低空飞行目标。但广泛认为,在深水区侦测高空目标的挑战始终是无法克服的。
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波和彭朝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他们推测,飞机发出的部分声波在撞击海床后后,会反射回海面,接着再反弹,可能传播很长距离。研究人员认为,藉由捕捉并利用这些微弱信号,可以大大提高侦测灵敏度,继而大幅扩展中国军方搜索秘密情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