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半导体产业角力延烧至汽车领域,中国积极扶植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目前中国车用国产芯片比例已达15%,且持续攀升。外媒分析,由于全球车用芯片产业年营收规模高达800亿美元,国外芯片供应商大多选择持续在国内扩产,而非退出市场。
华尔街日报报导,过去中国汽车使用的芯片主要仰赖美国德州仪器和德国英飞凌等外国企业生产,随着自产芯片的比率提升,如今国产芯片的使用率已达15%左右,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美国政府日前对中国生产的成熟制程技术芯片展开调查,此类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国防等领域。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有证据显示中国利用「反竞争和非市场手段」推动自给自足。美国商务部也指出,获得补贴的中国低成本芯片制造商可能会入侵全球市场,压低芯片价格。
北京当局将掌控消费产品内部芯片视为重要目标,因此制定了国产芯片计划,并透过国家半导体基金支持国内芯片制造商,其中包括5月份启动规模达470亿美元的基金。
汽车芯片产业的年营收超过800亿美元,传统燃油汽车通常包含700多个芯片,而电动车所需的芯片数量更是燃油车的两倍以上。
国外车用芯片供应商目前面临在中国扩大生产或失去市场的抉择。大多数外国企业选择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此举也颠覆了着重于精简效率的全球芯片供应链布局。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更倾向于采购国产芯片,不仅能确保供应稳定,也能与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更密切合作,因为他们行动较快且愿意生产客制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