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向实体经济发放的银行贷款出现了19年来的首次环比萎缩。
据中国央行网站,央行星期二(8月13日)公布了2024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8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57万亿元。
对比6月数据,6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7月份不含提供给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计价银行贷款较之前一个月萎缩770亿元。
彭博社的报道称,这是该数据自2005年7月以来的首次萎缩,因偿还的债务规模大于举借的规模。
报道称,由于投资回报大幅走低,且实际利率经通缩调整以后仍然高企,中国家庭和企业忙于偿付债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一趋势是导致日本陷入数十年通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中国的决策者渴望避免重蹈覆辙。
“这是一份相当疲软的报告,显示家庭和企业贷款需求仍然非常疲软,”法兴银行大中华经济学家Michelle Lam说,“这暗示仍然不太可能立即复苏,且政府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确保实现今年的目标。”
中国8万家AI公司注销或停业
中国科技媒体统计称,自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2022年发布到今年7月29日,中国刚注册成立不久、却又因成本等压力处于注销、停业状态的AI企业近8万家。
钛媒体星期二(8月13日)发布上述统计数据,指ChatGPT狂飙600多天后,中国AI领域很多企业面临算力成本等压力,导致7万8612家处于注销吊销或停业异常状态,这些消失的AI公司占同期新注册87.8万家企业总量的8.9%。
钛媒体也称,过去3年,中国注销吊销AI相关企业超过20万家,而10年内中国共计35万3000家AI相关企业消失。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仍前赴后继。截至8月7日,今年已新增注册30万700家AI相关企业。
不过,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本就不长。据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中小微企业经营现状研究2021》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大约为3-5年,其中,中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