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愈趋激烈,两国政府均着眼于具有突破性的电动汽车技术,目前尤其以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的新发展最受重视。据外媒报导,中国在绿色科技市场上明显占据主导地位,有关电动车的技术变革可能正在到来,中美两国正集中全力紧盯这个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电池制造商已成为行业巨头。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一半以上,而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制造商还主导着电池材料供应链。
此外,中企还主掌电池材料供应链,据国际能源总署(IEA)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正极活性材料产能近90%,占负极活性材料产能的97%以上。
而对于像美国这种与中国在未来汽车和动力技术领域进行激烈竞争的国家来说,唯一的希望是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利用不同的材料和零件重组电池供应链。新技术或许不会完全取代现有锂电池,但会提供替代选项。
报导说,目前的潜在选项以钠电池看起来最可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两家中企已大幅提高钠电池产能。钠的一个优点是其储量远比锂更丰富,价格低廉,但是,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不合适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但更适合储能系统或低端电动车。
根据基准矿物情报(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到2030年,90%以上的钠电池新增供应将来自中国。
另一种选项是用硅基阳极代替石墨阳极,从而使电池更轻并能储存更多电量。日本与英国新创企业、美国与韩国合资企业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合作。但最被看好的杀手级产品则是全固态电池,它更安全、充电快、容量大,比锂电池有更多优势,但成本会高出很多。
报导说,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发展上并非采取观望态度,中企即将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蔚来汽车则表示计划使用半固态电池技术,其中可能仍含有部份液态电解质。
总之,目前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固,但新技术可能会为西方公司带来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