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放缓影响利润并停止了数年来在中国大陆扩张后,西方金融机构在中国的投资银行出现了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根据最近的年报显示,2023年全球投资银行在中国大幅裁员,美国华尔街和欧洲银行旗下的7家中国证券部门中有5家亏损或获利大幅下滑,裁员规模高达13%。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活动因经济疲软而放缓,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业萧条,加上中美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商业咨询公司亚洲集团(Asia Group)中国区总监韩林(Han Lin,音译)说:「西方投资银行陷入恶性循环,交易流疲软意味着对在岸能力的投资减少,限制了交易量的扩大」。尤其是「印度、东南亚和美国的投资机会看起来更有希望时,一些投行开始对中国大陆市场失去耐心」。
报导说,国际投资银行自2020年监管政策改革后已能完全控制在中国大陆的证券公司,这些在中国的部门只占投资银行全球利润的一小部分。2023年全球银行裁员总数达6万多人,原因是交易和公开上市减少,导致证券公司获利大幅下滑降。
与过去不同的是,以前全球其他地区业务放缓,中国市场仍能保持成长,但是去年以来这个状况已经改变,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说,摩根大通在中国的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已经「跌落悬崖」。
国际投行自2018年以来,员工人数几乎一直在增加,即使在疫情扩散的2020年,员工人数降幅也不到3%。瑞银去年收购瑞士信贷后接手的瑞信部门,员工人数减少了46%,降至126人。最近瑞银已同意将瑞信部门出售给一家中国官方支持的基金,瑞银自己在中国大陆的部门员工人数则稳定在383人,是去年唯一没有裁员的部门。
报导指出,摩根史丹利的中国部门出现自2019年以来首次亏损,其年度报告表示,中国的经济环境「充满挑战」。摩根大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利润则下降了55%,但中国部门员工降幅远小于竞对手。德银与高盛中国的获利也都面临2018年以来的最低潮,拥有500员工的高盛中国证券部门裁员26%至370人,与2021年提出要扩增员工至600人的期望有不小的落差。
报导表示,投资银行部门的业绩可能无法反映外国银行在华业务的全貌,一些银行在中国还设有其他部门,许多银行利用通过内地业务建立的关系来创造收入,这些收入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入账。但是,2023年的数据与2021年仍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是全球投资银行创纪录的一年,7家银行中有6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中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