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最新研究:防治糖尿病可从控制特定时段光照入手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医疗保健>澳大利亚最新研究:防治糖尿病可从控制特定时段光照入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防治糖尿病可从控制特定时段光照入手

2024-06-27 来源:中国时报浏览数:41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糖尿病长期列为全球10大死因之一,卫福部统计每年夺走近1万条人命,全国糖友逾200万人且年增约2.5万名患者,患者以常见于成年人的第2型糖尿病为主流,这种慢性病与并发症对健康影响很大,防治已成重要关键。澳大利亚一项万人长期研究显示,夜间暴露在亮光环境会增加第II型糖尿病罹病风险。这项发现对于夜猫族是一大警讯。

18SZ图片处理

糖尿病长期列为全球10大死因之一,卫福部统计每年夺走近1万条人命,全国糖友逾200万人且年增约2.5万名患者,患者以常见于成年人的第2型糖尿病为主流,这种慢性病与并发症对健康影响很大,防治已成重要关键。澳大利亚一项万人长期研究显示,夜间暴露在亮光环境会增加第II型糖尿病罹病风险。这项发现对于夜猫族是一大警讯。

综合美国《纽约邮报》周二(25日)、澳大利亚9 News周三(26日)报导,南澳省福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研究团队本月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发表糖尿病研究报告指出,将近8.5万人平均追踪约9年结果显示,凌晨0时30分至清晨6时这段时间暴露于明亮的光线之下,人体生理时钟受到扰乱,更有可能罹患第2型糖尿病。

第II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发病时期以成年之后为主,患者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妥善运用胰岛素,导致血糖值上升。肥胖、饮食调配不良、缺乏运动是三大主要风险因子。福林德斯大学团队追踪了英国人体生物数据库(UK Biobank)8万4790人健康状况,接受追踪前均未罹糖尿病,参与者以腕戴式光线感测器纪录光照时数。

18SZ图片处理

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研究显示,午夜暴露于亮光环境会增加糖尿病罹患风险,这对于夜猫子而言是个不小的警讯。(示意图)

追踪约9年期间,确诊第II型糖尿病1997例。除了光照,第2型糖尿病其他罹病因素也纳入考察,包括生活习惯、睡眠状况、轮班工作、饮食、心理健康等,最终发现夜间光照仍为预测糖尿病罹病有力因子。

分析显示,白天接触的光线量对于罹病风险没有影响,但凌晨0时30分至清晨6时这段时间接触强光会导致人体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胰岛素分泌与葡萄糖代谢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能力,最终引发糖尿病。此前睡眠质量不佳与第2型糖尿病发病存有关联的证据,在福林德斯大学这项研究成果也获得呼应。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福林德斯大学副教授菲力普斯(Andrew Phillips)说,研究结果表明,夜间减少光线接触量、保持周遭环境黑暗,这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好方法,对于高危群亦然,不仅简单而且不花钱。

Booking.com
打赏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国家统计局发布前5月工业利润 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阅读下文 >> 从港澳入境国内居民行李免税额最高达1万5000元人民币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1848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