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来,西方一直试图打破中国对国防和绿色产业所需关键矿产的控制,尽管用尽各种方法,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未降反升,其中包括电动车相关产业所需要的镍、锂、钴矿。虽然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垄断关键矿产的危机迫近,并采取关税与建立独立供应链等方式应对,但仍无法解决中国拥有压倒性竞争优势的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佩恩研究所(Payne Institute)所长巴吉里安(Morgan Bazilian)的分析指出,「中国不会原地踏步等着美国迎头赶上,他们大规模建立关键矿产供应链,现在还在此基础上追加投资。」
报导说,以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镍为例。印度尼西亚的陆企镍加工厂正在建置新设施并大量开采,引起镍市场的波动。与此同时,瑞士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已暂停其位于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镍工厂运营,英国贺里松(Horizonte Minerals)的巴西镍矿也因市场供过于求而决定撤资,西澳大利亚至少有4个镍矿已经停产。
在电动车电池使用的锂矿上,中国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锂产量激增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锂矿项目已被推迟或暂停。美国唯一一座专用钴矿在去年停产,因为中国在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量开采的钴涌入市场,让美国矿商面临困境。
报导说,中企在海外开采锂矿在全球的市占率从2018年的14%上升至目前的35%,中国国内提炼的锂在全球市占率从2018年的63%上升至70%。这种飞速扩张令西方企业感到不安,他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大量矿物供应无法消化时,过剩的锂输出会导致全球锂价格大跌。而令西方生产商更加担忧的是,这一趋势完全没有放缓的迹象。
Fastmarkets卑金属研究主管亚当斯(William Adams)说:「这就是中国做事的方式。无论是铝、水泥还是镍,他们都倾向于建设更多的产能」,中国公司会「全力以赴争夺市场份额,最后造成供过于求」。
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在回答中国镍生产商主导地位的问题时说,市场已经泛滥,而这行为可能是故意的,刻意要逼西方企业退场。不过她没有为此说法提供或任何证据,中国外交部没有响应置评请求。
报导说,中国矿商财大气粗、野心勃勃,他们乐于在那些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被西方视为腐败或不稳定的国家投资,如印度尼西亚、马利、玻利维亚和津巴布韦等。中国国有银行则为外国发电厂和工业园区提供融资,为中国民企进一步投资铺平了道路。
西方矿商认为,陆企在政府帮助下获得了廉价融资,借此在全球市场获得定价控制权,这是一项不计代价的战略性要务。相比之下,西方企业仍必须遵守市场经济与商业的规则,西方银行也不愿为坐落在矿产资源丰富但风险高的国家的项目提供融资,于是中国往往就成了那里项目的唯一参与者。
报导说,美国在2022年立法建立有关锂制成品友岸外包的规定,并在最近宣布对中国电动车与石墨加征关税,不过美商仍认为中国企业仍可以找到变通办法。因此,对于绿能产业来说,中国企业的做法造成价格崩跌,经济效益并不乐观,除非价格上涨,否则像锂供应链这种绿能产业在西方完全没有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