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采购的25%的芯片国产化,而目前国产化率仅10%。由于中国目前受到美国技术限制,主攻成熟制程芯片,这些芯片通常用于汽车,这使得中国有可能在汽车处理器领域实现自力更生。
据《芯智讯》引述日媒报导,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仅希望看到汽车制造商在数量上增加本地半导体的使用量,而且还希望在价值量上增加,因为它希望本地制造商享受良好的利润率,而不是通过降价来增长。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厂商来说,实现这些数字并不是强制性的,但他们将根据达到目标的信用体系获得奖励。
然而,长期目标是在汽车上使用完全中国生产的芯片。报导没有提及预计何时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时间,也没有提及中国政府是否知道该行业何时可以100%使用中国半导体。而使用更多本土芯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因为中国政府还希望陆企生产的其他元件得到更多利用,包括显示器、充电器等。
报导说,需要指出的是,完全采用中国零部件制造的中国汽车不太可能最终销往美国,因为美国刚刚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了100%。一位参议员甚至建议彻底禁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如果欧盟实施类似的关税,欧盟也可能不会看到太多此类汽车,自去年以来,欧盟一直在考虑这一问题。
使用中国零部件生产更多汽车,其最终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追求技术自主。目前美国和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的诸多制裁限制了其获取最新芯片、尖端半导体工艺和知识产权的能力,而为了跟上西方世界的步伐,中国需要开发自己的替代方案。
报导认为,在先进半导体领域,中国预计不会很快追上美国、欧盟、韩国或日本。然而,中国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大的成熟芯片制造商,这些芯片通常用于汽车,这使得中国有可能在汽车处理器领域实现自力更生。不过,更换其他部件将更具挑战性,例如,当涉及制动器等标准部件时,很难说服汽车制造商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