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的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壮大,不仅官方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各地也纷纷推出支持性政策,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据媒体初步统计,包括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苏州、沈阳、太仓、武汉、天津、山东、长沙在内已有十余个省市陆续推出有关政策举措,掀起人民币(下同)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商机。
华夏时报报导,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各地推出低空经济政策彰显官方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不仅有利于明确行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这些政策为低空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加速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密集发布,低空经济在中国进入了发展加速期。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表示,从全国情况来看,当下低空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稳步向好的趋势。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社会对低空经济价值的认识加深,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涵盖了航空培训、飞行游览、应急救援、无人机物流、航空制造等多个领域。对于未来低空经济未来的市场规模,他预测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在无人机和航空培训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显示,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6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7.6%。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年增32.2%;运营无人机的企业1.9万家;有统计的民用无人机全年飞行2,311万小时,年增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