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第一季「熊猫债」再次迎来开门红,在全球债市刷新热度,统计至本月14日,今年以来熊猫债共发行29档,发行額达660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长128.37%。分析认为,熊猫债的提速不能仅归功于国内外利差刺激,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功能属性的持续增强。
所谓的「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类似的还有像是美国的「扬基债券」、日本「武士债券」、澳大利亚的「袋鼠债券」等。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今年以来熊猫债共发行29档,发行額达660亿元,较去年同期289亿元增长128.37%。例如德意志银行集团日前宣布成功完成第三期熊猫债券发行,发行金额30亿元,这是2018年以来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最大规模的熊猫债。
有市场分析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周期反向,是近两年熊猫债发行速度和规模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从2022年开始,美欧相继大幅升息、推动融资成本抬升,而中国则几度降息、流动性宽松。在政策落差背景下的发债成本更具优势。
但中国《经济日报》分析认为,熊猫债的提速不能仅归功于国内外利差刺激。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熊猫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背后,是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功能属性的持续增强。
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下,近年来人民币在跨境收支、外汇储备、金融交易、货币互换等多个领域的使用率明显增加,从而提升了境外机构对发债募集人民币的兴趣。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2月数据显示,人民币已连续4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
对于接下来熊猫债市场的发展,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预计熊猫债发行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随市场成熟和多元化,熊猫债的发行主体和投资者将进一步扩大,且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性的熊猫债产品推出,以满足不同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