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类型的活动近年在中国蓬勃发展,人数超过1500万人,但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提醒,庞大的直播从业者体量和市场规模需要规范引导,包括线下管理问题、主播的职业发展问题与另类的「脱实向虚」问题,都必须及早正视。
吕本富8日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从《中国网路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全网短影音帐号总数达15.5亿个,有1508万人把直播当成主业,意味着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是职业主播。
此外,各类直播活动组成的市场在大陆经济的总盘子中已经不可忽视。从宏观层面看,2023年中国长影音、短影音、直播、音乐等领域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兆,主要短影音平台日均更新量近8000万,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71.2%的用户因观看短影音或直播购买过商品。
吕本富称,直播行业多元化、流量去中心化的模式有助于打破固有认知,发掘地方发展潜质。但在一派大好形势之下,有三个问题必须及时正视,居安思危。
一是线下管理问题。吕本富称,线下直播的「困民」、「扰民」问题,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少城市的角落遍布撑着手机的主播,有的挤在桥洞下扎堆彻夜唱歌,有的在景区里因争抢位置发生争执,有的在街上不经许可,肆意侵犯他人隐私。如何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管理,让主播与居民两不相扰、各安其业,是各地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主播经济之外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是主播的职业发展问题。吕本富表示,2024年2月,人社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等档,旨在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提供劳动保障、改善就业环境。职业主播人数是外卖骑手的近两倍,他们特别是低收入主播的基本劳动保障如何得到履行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是否要引入职业主播的专业级别认证机制,需要管理部门进行探索。
三是另类的「脱实向虚」问题。目前在主播人群画像中,18至29岁年龄段主播占总体的64.2%,很多人一毕业就踏上直播创业路。事实上,数据显示,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的人月收入不到5000元(人民币,下同),月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主播仅占0.4%。
而行业内大主播、直播工会等对小主播的可能压制,或许会让年轻人错过关键的职业成长期,虚耗时光。对此,应一方面加大对网红孵化公司误导性宣传的监管与惩处力度,另一方面做好年轻人的就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