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去年提出「去风险化」战略,以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对中直接投资的金额反创新高。分析人士表示,德中经济挂钩之深,去风险化本就不可能一蹴可及,且德国政府认为,只要扩大与其他市场的交往来分散风险,也是对中国去风险化的手段之一。
德国经济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引述德国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金额年增4.3%,创下119亿欧元的新高记录,其中德国企业于2021至2023年3年间的对中投资规模,与2015至2020年6年间的规模大致相当。
数据显示,尽管部分德国中小企业在去风险的思维下逐步降低与中国的经济连接,但奔驰、BMW、大众汽车集团及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等指标德企却逆向加码对华投资。中国商务部去年底称,不少德国车企陆续扩大在中研发并投入新能源的布局,就是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美国之音24日报导,德国汉堡全球与地区研究所(GIGA)的政治经济学家屈尔茨道夫(Nora Kürzdörfer)表示,德企大厂依然依赖中国市场,只能谨慎寻求其他降低市场参与度的方法。他说,由于中国仍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降低来自中国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福尔曼(Johann Fuhrmann)则表示,依据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原则,政府无法干涉企业在哪里投资,更无法强迫德企与中国经济硬脱钩。
「在欧洲和德国的思辨中,去风险和脱钩有明显的区隔。去风险的重点是减少对中国的重度依赖,而非减少对中贸易。所以,首要目标是提高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意识,因此,我认为这与(去风险化)对中战略并不矛盾」,福尔曼强调,德国政府只能藉由不再为中国投资提供担保来实现此一目标。目前德国经济部已逐步减少对德企在中投资的担保。
报导指,德国对中直接投资额虽然未明显滑落,但在经贸往来上,去风险化的成效已经浮现。福尔曼指出,2023年德国自中国进口额大幅下降19.2%,为1557亿欧元;对中国出口额也年降8.8%,为973亿欧元;德国同年的对中贸易总额为2531亿欧元,仅略高于对美贸易总额的2523亿欧元。
福尔曼认为,德企正在调整策略,包括减少对中国采购的依赖等,而中国对「德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也未有显著增加,若此趋势持续下去,预计2025年美国将超车中国,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即将卸下蝉连8年的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头衔。
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今年4月再率领德企代表团出访中国,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福尔曼认为,欧美国家虽已形成对中国去风险化的共识,但各国的执行方式和步调不一。整体而言,欧洲人缺乏一致对外的协同行动,各国的国家利益仍是各国领导人最重要的考虑事项。
屈尔茨道夫则说,他预期德中两国领导人4月份的会面将一如2022年底的会面那般寻求「务实合作」,但萧兹可能也会表态,基于地缘政治的挑战和中国持续恶化的人权问题,两国合作不可能一切照旧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