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进行的模拟显示,至少在未来10年,人工智能可以推动每年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凤凰网报道,麦肯锡在星期三上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在2030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经济总量增加13万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堪 比蒸汽机等技术。
中美两大全球最大经济体都在投入巨资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中国更是将人工智能列入当前的5年计划中,希望到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技术 领域的领头羊。
报告作者之一、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驻上海高级研究员成政珉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没有人工智能,中国经济增速要达到计划的水平可 能面临挑战。”
成政珉称,虽然中国经济在向更依赖消费的模式转型,但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他说,预计人工智能将对营销和销售产生重大影 响,这有助于推动消费支出的增长。
成政珉还预测,人工智能将为供应链和制造业务带来丰厚回报。
但报告也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企业和社会的改革成本、减少就业和消费。人工智能技术还可能拉大收入差距。
机构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将达5万亿
中国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如何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当 务之急。
据第一财经网报道,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人均健康管理信息 化投入约2.5美元,仅为美国的3%,而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是美国老龄人口数量的近3倍,可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近年来受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的刺激,预计未来三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0%左右, 2017年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20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宁说:“截至去年底,我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已达2.8万余家,养老床位700万张,即8572个人 挤占一个养老机构,35个人挤占1个床位。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量的51.3%,即每2个老人中就有1个空巢老人。”
白皮书介绍,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基于物联网、计算机网络、智能化设备等科学技术,将家庭养老、社 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多层次、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产 业。
王宁称,未来三至五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将进入全面爆发期。“医养结合”成为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主导理念,在此理念的驱动 下,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精深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投资方向层面,市场热点将从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向综合性解决方案转移,中高端养老机构,以及注重将智慧健康养老、养老金融和 养老地产联合开发的企业应该收到重点关注。
“2017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2.2万亿元,预测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王宁表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希望在度过安全、便捷、舒适晚年生活的同时,获得多元化、个性化、专业细致的养老服务。 但我国智慧健康养老起步相对较晚,产业整体还处于“学”、“抄”、“拿”的起步阶段,行业标准意识淡薄,行业组织发展滞后。
“一方面,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领域的行业组织发展不健全,从全国到地方都缺少权威性的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发展滞后,直接导致行业自 律机制缺失,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另一方面,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领域的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缺失,行业内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以及市场扩张缺乏必要手段,难 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市场秩序,行业发展受限。”王宁认为。
此外,王宁还提出,虽然国内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当前被释放的有效需求并不足。中国老年人的实际支付能力普遍不高, 不足以支持对智能产品的大规模购买。
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市场的扩张。很多企业提供的智能产品不符合中国老年人的现实需求,“高大 上”的设计脱离了实际购买力,不能形成利润。
赛迪顾问建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本质上是对传统健康养老产业的智能化渗透和改造,综合性解决方案的设计对健康养老产业整体质量的 提升至关重要。在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的基础上,智能终端产品、系统平台以及健康养老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
当前市场上的企业主体多数以单一的产品或服务为突破口,在初步阶段布局完成之后,向智慧健康养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将成为一 种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