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图/林丽萍摄)
龙山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距今已有约4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因出产黑色陶器而得名「黑陶文化」。
黑陶的足迹于1928年被发现于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地区。由出土的陶器可知,当时黑陶制作技术已达到高超水平,工匠们能烧制出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乌黑漆亮,质量精致。是继仰韶文化的彩陶后,再次展现中国新石器时代优秀传统工艺的光辉。
黑陶采用黄河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原料,土质富含多种矿物质,细腻且黏性高。利用轮制的技艺,并以封窑烟熏的渗炭传统工艺,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黑陶的特点有四:胎壁极薄而质地坚硬,胎骨紧密,通体磨光,表层无釉,却呈现深黑色光泽。黑陶不以装饰取胜,而是在造型上见长,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这种造型特质让人赞叹不已,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誉。
最初,黑陶被制作用于先民的日常生活器皿,但因其造型典雅优美、质感细腻润泽,轻巧而坚硬的质地,逐渐发展应用为礼器。它承载着中国先民的礼仪传统,也见证了工艺文明的蓬勃发展。
存于「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的蛋壳黑陶杯(仿制)。(图/林丽萍摄)
为了纪念龙山文化的伟大传承,2013年山东龙山文化博物馆开始运行。该博物馆内展出约300多件文物,其中以陶器为主,器型多为鬹和鬼脸式腿的鼎。其中,高20公分、重量50公克的蛋壳黑陶杯成为镇馆之宝。虽此件陶器是仿制品,但其原型在城子崖遗址出土时,因破碎严重而难以修复。然而,这项工艺再现今仍然是一个极具难度技术课题,仅此一件的仿制品也见证了黑陶工艺的永恒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