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国际期刊发表最新成果,首次于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图/新华社)
一项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运用有「中国天眼」之称、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著名微类星体GRS 1915+105的长期观测研究,发现该星体的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周期约为0.2秒。这项研究成果已于27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自然》学术期刊上。
据《新华社》报导,这是国际天文学界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有望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该成果由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牵头完成。
报导说,日前位于贵州省的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宣布,这项受到全球瞩目天文观测设施已进入成果爆发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表示,「中国天眼」目前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是全球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除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之外,还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仅为53分钟)脉冲星双星系统与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等多项重要的天文研究成果,继续保持了中国在低频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未来将凭借其超高灵敏度,为探索更多宇宙奥秘持续作出中国贡献。
据悉,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落成启用,2020年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近年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等方向持续产出成果,拓展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