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人热烈讨论「去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之际,不少业内人士却发现,欧元才是近期全球货币市场的王者,甚至写下问世20多年以来的最强纪录。周一(24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来到1.1146,逼近18日触及的17个月高点1.1275。
去年受到俄乌冲突与能源危机影响,欧元显得格外疲弱。去年此时,全球汇市交易员亲眼见证了欧元兑美元失守1比1关卡的历史性一幕。然而欧元从去年9月跌至与美元平价以下的低点以来,已经飙涨逾18%。
外媒报导指出,把欧元与欧元区贸易伙伴国的货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欧元问世20多年以来表现曾从未如此强劲。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目前接近3年来的最高水平,本月稍早甚至冲破了标志性的8关卡,欧元兑日圆与英镑也都在今年大幅走高。
不过欧洲国家显然不会太乐见欧元走强,因为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成长速度可能放缓,强势欧元不利欧元区商品出口,尤其是在中国与日本等其他贸易大国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下。
Insight Investment外汇主管Mark Dragten指出,欧元走强绝对是欧洲央行的一大担忧,而由于欧洲向中国出口大量产品,强势欧元恐削弱欧元区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拖累欧洲经济成长。
欧元区7月综合PMI持续萎缩 制造业是致命伤
周一公布一项调查的初值数据显示,欧元区七月商业活动的下滑,超过预期;主要是主流的服务业需求下降,而且工厂活动的产出也出现自疫情以来快速的下降。
欧元区汉堡商业银行(HCOB)的综合PMI跌到48.9,为近8个月新低点,并且大幅远离6月的49.9。也低于分析师预测的49.7。
相同的数据,德国为48.3,法国为46.6,欧元区以外的英国为50.7。
汉堡商业银行的Cyrus de la Rubia说,制造业仍是欧元区的致命伤,七月生产者再次以更快速度减少产出。服务业部门则是继续出现扩张,但是以较去年慢得多的速度扩张。
「欧元区经济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进一步进入萎缩区间,因为服务业正不断失去动力」,Rubia指出。
服务业PMI从上个月的52.0降至51.1,为今年初以来最慢扩张速度,也低于外界预测的51.5。
负债累累的消费者正感受到利率上升带来的压力,而且物价高涨,也压低了民众支出。
低迷的制造业的PMI七月来到42.7,低于六月的43.4,也低于外界预期的43.5。
相同的数据,德国来到惊人的38.8,法国为44.5,英国来到45。
关于制造业PMI,测量产出的次指数从44.2降到42.9,为逾3年的新低水准。
尽管制造商努力减少了积压的工作,并降低了价格,PMI还是出现了下跌。
而由于原材料需求下降和供应改善,投入成本大幅下降,工厂从中受益。投入成本指数从39.5跌至35.5,为近14年来最低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