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上控制着多种工业与科技上的重要矿物原料,随时可以做为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重要工具。图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内由中国运作的钴提炼工厂。(图/路透)
中国上周决定限制出口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导弹系统的两种金属矿物镓与锗,引起全球的关注。外媒引述专家分析称,这只是中国放出的信号,目的是警告美国,提醒其注意中国在世界矿产资源方面的主导地位,如果双方对抗升级,中方手上还有更多矿物可以制衡美国。
《华尔街日报》指出,世界上大约2/3的锂和钴是在中国加工的,锂和钴是生产电动汽车极为重要的原料。还有,全球近60%的铝以及80%的多晶硅都源自中国,铝也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多晶硅是一种可用来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至于经常被提起的稀土矿物,中国有更大掌控力,它们是多种高科技产品例如智慧手机触控式屏幕和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原料,目前中国的稀土精炼量在全球总精炼量中占比90%。
此外,许多中国企业控制的原料并非在国内加工。例如,全球镍供应不仅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另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精炼,这些都受中方企业控制
报导说,一旦中美竞争升温,中国对这些矿物的掌控使其有能力对西方能源转型、芯片制造和国防工业造成潜在破坏。专家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这种极端措施,尤其是考虑到大陆自身的内企业也可能受到波及,但专家们也认为,这些措施并没有被排除在外。「如果我们单纯认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那就太愚蠢了」,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佩恩公共政策研究所(Payn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所长巴吉利恩(Morgan Bazilian)说,「如果针锋相对的措施不断升级,就可能走到这一步。」
报导指出,拜登政府的做是推动标志性的绿色投资计划,在《通胀削减法案》中对一些较友好国家开采和提炼的矿物的车用动力电池提供补贴,目的是建立避开中国的供应链,或是把电池供应链迁回国内。另一项《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则为供应国内资源的美企提供贷款,以促进关键矿产的开采。
当然,建立新供应链不太可能一蹴而就,矿山的开发需要耗时多年。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寻找新的矿物来源,中国正在进一步巩固其地位,例如刚果的钴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钴与镍,以及非洲与拉丁美洲的锂。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项目主任马库特(Joseph Majkut)说:「很明显,中国有意愿使用针对矿物和金属的出口限制举措。」他说:「问题在于中国有能力把哪些金属作为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重要工具,以及美国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