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输航线,存在感迅速减弱。2022年,在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中,中国大陆和香港所占的比例创出21年以来的新低。原因除了中美关系恶化,还有新冠疫情及中国经济停滞的影响。
日经新闻报导,日本海事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亚洲发往美国的集装箱中,出发地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占比为57.1%。这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比最高的2007年低12.8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2月,比例降至55.9%,创下2000年以来新低。
报导指出,原因在于2018年前后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趋于激烈,美国接连对中国产品提高关税等,使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美国的居家消费造成货物需求猛增,滞留在港口的船只导致供应链堵塞。
进入2022年以后,在其他国家放宽防疫对策的情况下,中国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工厂停产等经济活动停滞现象长期化,中国的出口进一步下降。目前,对中美摩擦和台湾发生紧急状况的警惕性依然很强,这是来自中国的运输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比来说,东协(ASEAN)发往美国的集装箱不断增加,2022年的份额达到23.5%,创出2000年以来新高。截至2023年2月,占比保持在23.4%。一家大型货柜船公司表示,「对中国风险提高警惕的货主增加,出现了把生产基地从中国迁移到越南的例子」。
一般而言,东亚的货柜船横渡太平洋,在美国西海岸卸货。而日本海事中心研究员后藤洋政表示,泰国、越南等中国华南地区以西的地区「经苏伊士运河向美国东海岸运输更近」,他分析称,随着东协出口增加,寻找中国以外生产基地的「中国+1」(China Plus One)的趋势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