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3年两会是结束疫情防控以来的首次两会,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而且几乎未释放祭出类似过去大规模刺激行动的信号。
以下是大宗商品和能源市场需要了解的信息:
中国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计划是什么?
政府重申希望通过提高国内消费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不过,对于寄望政府在经济重新开放之后出台更多强刺激的多头来说,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暗示出的官方立场将令他们感到失望。
尽管中国政府承诺增加国家支出并提高财政赤字率,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位于近期市场预期的下沿。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较温和,表明政府寻求在支持经济的必要性、地方现状以及须防止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之间找到平衡。
周日发布的官方文件无一显示出政府会有像在金融危机之后、甚至是疫情之初那样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兴趣。北京的支持行动曾在2021年推动铜和铁矿石等材料飙升至纪录高点,后来迫使监管部门进行干预。
投资者或许可以在有关刺激消费的报告措辞中找到些许安慰,对于能从消费者支出中获益的大宗商品来说是个好消息,例如石油和农产品等;不过,几乎未指出具体措施。中国央行此前重申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回升,消费者信心和投资将随之改善。
对大宗商品市场的优先关注点是什么?
中国在食品和所需原材料方面对海外供应的依赖一直是政府的担忧所在,这一点在政策方面的体现由来已久。不过,疫情冲击以及俄乌战争成为今年的关切要点。
一些能提高能源和粮食安全的项目将会获得一些追加投资,其中包括提高粮食产能。政府还希望增强铁矿石、锂等原材料的国内供应能力。
国防支出增加也是一大关注点,而且虽然采购可能变得高度敏感,但可能会提升稀土和其他用于武器的金属的需求。
环境和气候政策如何?
环境方面的目标包括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目标设定为降低2%左右,并强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此外,积极推动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有序推进第三批项目核准开工,发展储能产业。此外,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也将是政府的优先任务,中国表示将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前景如何?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这一目标高于去年两会确定的3.65万亿元新增额度,但是因为存在盘活结存限额的因素,低于去年略超4万亿元的实际新增规模。据彭博经济研究估算,基于这些安排,包括一般预算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的广义预算赤字为GDP的5.9%,而2022年为5.8%;高于彭博经济研究此前的预估值。
基础设施在中国钢铁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该行业将尤其受益于更多推动经济复苏和化解房地产市场危机的公共项目。
不过,随着支出模式从旧经济转向新经济,投资类型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投资可能更多地流向太阳能电场、储能设施和电网扩建,更少地依赖钢铁和水泥投资,不过,铜和铝等原材料的需求度会更高,因为这类金属被视为对能源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并不明确。房地产市场占中国钢铁需求的约三分之一,对铜、铝、锌等基本金属的需求量达到五分之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