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说,一个地方生产性服务业发达,通常相对应的就是高水准的制造业。中国制造要提高竞争力,需要服务业支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刘世锦周日(2月26日)围绕“如何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做了主旨演讲。对于如何脚踏实地、与时俱进推动中国制造业长期稳定发展,刘世锦认为:“第一,正确认识制造业和服务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第二,稳制造业比重就要稳出口; 第三,加快推动制造业的低碳绿色转型。”
近年来,社会上有两种不大协调的说法,一种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比重不能再降低了,要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另一种则认为服务业比重上升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对此,刘世锦说:“看起来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难免有所掣肘。如果由表及里,则不难发现,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支撑。服务业,尤其是直接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商务服务等,最初大量都是包含在制造业之中的。随着这些业务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采取了外包服务等业态,被划入服务业领地。”
刘世锦说,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高度依赖。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议题是,把制造业和为之直接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加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相应地提出一个“制造和相关服务业”的统计概念,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和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