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大阪市有约6000家微型企业,面对疫情反复、国际竞争等带来的挑战。图为胜井钢业的工人正在组装气钻。(路透社)
(大阪路透电)受新冠疫情反复、日元疲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日本东大阪市的微型制造企业正走向衰亡。 东大阪市是日本知名的微型制造企业聚集地之一。当地有约6000家微型企业,其中87%的员工不超过20人。
几十年来,当地的微型企业一直是推动日本大品牌崛起的幕后功臣,包揽了夏普、松下、三洋等品牌产品的金属部件制造业务。三洋被松下收购和夏普被富士康收购后,东大阪微型企业面对订单减少和转移海外的困境。
去年新冠大流行期间,当地飞机零部件制造商青木转行经营食品行业,一些制造商50多年来首次调涨价格或缩减生产规模。
灯饰品制造商盛光SCM首席执行官草场宽子说:“这就像慢火煮熟一只活青蛙……我们都相信大品牌会一直保护我们,但现在情况不再如此。”
过去六个月,日元币值暴跌,从3月初的1美元兑115日元跌至8月的130日元,推高了营运成本。虽然货币疲软会提高出口利润,但跌幅超过一定程度,会大大增加材料成本,抵消货币疲软的好处。此外,东大阪市有67%的企业仍感受到疫情的冲击。
东大阪市的制造业已有数百年历史。对这些公司而言,渡过经济风暴不仅是为了生产,也是为了保护当地的工业生态系统。
空气钻机公司胜井钢业首席执行官小岛广臣说,为了支持和保护当地的工业生态系统,即便材料成本持续飙涨,他仍无法下定决心提高价格,担心会因此失去老客户。
过去10余年间,东大阪市每年至少会有一家工厂因业主死亡或生病而关闭。
三阳铁工所首席执行官薮本博信说:“我们希望(本地的)制造业和文化能够流传下去。”
为此,草场宽子今年6月开设了“共享工厂”,将工厂的部分区域开放给其他厂商使用,后者只须缴付使用机器和资源的费用,从而降低固定成本和提高产量。草场宽子说:“竞争不是生存之道。相反的,我们必须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