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一直我国的碳排放大户,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也是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走上“绿色钢铁”的道路,是整个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8月27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正式开幕。与会嘉宾表示,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节能降耗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期,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协同谋划、低碳转型规划等多个方面着手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节能降耗面临发展瓶颈期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统计,截至7月底,全国共251家企业、6.81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现已累计有29家企业1.68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按程序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方网站公示。22家企业完成部分环节改造(有组织、无组织或清洁运输)并在钢协网站公示。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目前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处理好发展与减排关系的重要措施,将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装备升级,提升钢铁行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助于撬动社会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据中钢协不完全统计,全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0亿元。202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9千克标准煤,较2012年下降约53千克标准煤,下降幅度接近9%。
何文波强调,目前钢铁行业节能降耗正面临着发展瓶颈期。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从能耗下降趋势看,“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的空间收窄。当前在新型节能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也明显不足,部分已研发成功的节能技术受限于示范案例较少,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受阻,影响了行业整体的能效水平提升。
“节能降耗工作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硬实力,在困难时期更是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当前焦煤、焦炭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更应注重节能降耗。”何文波进一步指出,今年行业面临需求减弱、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严峻的市场压力下,会在资金投入和未来预期上对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开展低碳转型探索等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此,刘炳江强调,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国钢铁行业要正视困难,继续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清洁生产基地。越是处于行业低谷期,企业越应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以危机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
何文波认为,市场压力下会促进环境技术和工程的行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和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从而变危为机。为此,企业要通过评估实现对技术方案和工程进度的整体优化,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强化奖优罚劣,促成优胜劣汰。钢铁行业下一步如何减碳?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系列政策的陆续发布,钢铁行业的减碳路径也越发明晰。
今年8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占比达15%以上,到2030年占比达20%以上”的发展目标。
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要研发全废钢电炉流程集成优化技术、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技术、钢-化一体化联产技术、高品质生态钢铁材料制备技术。
针对钢铁行业下一步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处处长熊哲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深入推进节能降碳;三是构建绿色能源流和产业链;四是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建议钢铁企业强化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研究节能降碳技术发展路线,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以及严峻的‘碳经济’挑战,当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系统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工作。”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钢铁企业尤其要抓住我国钢铁行业布局优化调整、产能置换升级、环保搬迁等契机,加大淘汰落后和装备升级,从根源上减污降碳。
何文波建议,短期内应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短流程电炉钢;鼓励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布局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的中小型电炉钢企业,协同消纳周边废弃物。而中远期则要进一步加强高炉富氢冶炼、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氢基熔融还原等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助力无化石能源冶炼,实现源头减污降碳。
熊哲指出,在节能降碳改造过程中,对拟建、在建项目能效要全面达到标杆水平。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要在2025年前进行改造升级,届时不能够达标改造的,都要淘汰出清,处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项目,鼓励企业抓紧开展升级改造,向标杆水平看齐。
同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提醒,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应考虑生产制造端,还应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在钢铁行业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过程中,应聚焦治理做好规划和监管,充分做好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和碳资产管理水平,并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缴翼飞实习生莫予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