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媒体报导称,英国企业由于担心中英政治关系紧张,被迫考虑重新调整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而这一转变或加剧英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对此,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7月30日指出,理性的英国企业十分清楚,与中国「脱钩」将对他们的全球竞争力造成灾难性影响:这种做法绝对行不通。
观察者网综合《金融时报》、路透、《独立报》等英媒7月31日报导,英国工业联合会(CBI)负责人丹克在7月30日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由于担心中英政治关系紧张,英国企业正在切断对华贸易关系,但这一转变可能会引发通膨压力,加剧英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
创建于1965年的英国工业联合会自称代表英国经济中的所有领域,其成员包括英国的公司和贸易协会,代表约19万家企业;它们总共雇用了近700万人。
丹克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目前我接触过的每一家企业都在重新考虑自己的供应链……因为他们预计,我们的政客将不可避免地加速走向一个与中国脱钩的世界。」
路透报导称,根据英国官方贸易统计数据,中国是2021年英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来源地,占总量的13%,而中国是商品出口的第六大目的地。
7月21日,英国军情六处(MI6)负责人穆尔在阿斯彭战略安全论坛上与美国中情局(CIA)局长伯恩斯「一唱一和」,声称西方需要让北京知道「攻台」的「可怕后果」。英国军情五处(MI5)负责人麦卡勒姆7月初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同台发言,指控「中国间谍窃取西方技术」。
此外,随着英国首相竞选进入关键阶段,英国一些政客开始对中国展示强硬身段。在英国保守党主席选举7月25日举行苏纳克和特拉斯的首场面对面电视辩论的前一天,苏纳克突然宣称,中国是「英国和全球安全的头号威胁」,「如果自己成为英国下一任首相,将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而在在这次选举前,苏纳克一直主张与中国发展「成熟与平衡的关系」,多次表态希望推动中英经济对话的重启。
对此,7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表示,个别英国政客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谬论、鼓动限制英中联系,这些言论只会暴露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无知,以及通过抹黑中国掩盖自身无能的企图。他们的鼓噪违背人民愿望,损害两国共同利益,必将以失败告终。
《金融时报》报导称,丹克指出,美国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担忧,也让英国企业对依赖中国供应商变得更加谨慎。这些英企可能转向其他国家或地方寻找货源,但这将导致成本更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加剧英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
目前,英国通货膨胀情况已不乐观,数据显示,6月份,英国的通膨率上个月飙涨到9.4%,已创下40年来的新高,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俄乌冲突而导致的能源价格飙涨。
「这将重新定义英国的贸易战略......聚焦的重点将不再是我们卖给谁,而是我们从哪里采购。」丹克还感慨道,「你不需要是个天才就应该知道,低价或廉价的商品可能已经成为过去了。」
路透还提到,英国频繁地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收购英国公司。英国商务大臣夸滕(KwasiKwarteng)7月20日称,根据英国「国家安全和投资法」,他已发布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北京无限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从曼彻斯特大学购买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将允许他们开发,测试,制造,使用和销售许可产品。
7月30日,针对上述英国媒体关于「英国企业担心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的报导,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指出:最近英国政客的反华鼓噪给英国工商界正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安情绪,进而加剧英国国内不断激增的生活成本压力。理性的英国企业十分清楚,与中国「脱钩」将对他们的全球竞争力造成灾难性影响:这种做法绝对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