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丰台区居民开展全区核酸检测。 (新华社)
新冠肺炎疫情已连续2年打乱全球民众的正常生活,如何彻底终止这场大流行成为人们心中越来越强烈的期盼。近段时间,一些来自国外的研究不断传递出这样的声音:「奥密克戎Omicron传播力强但毒性弱的特点已呈现出『流感化』的趋势,新冠病毒给全人类造成的危害似乎在逐渐降低」。 《环球时报》专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他预测,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到今年3月仍不可能结束。
奥密克戎不可能是「大号流感」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大陆流行病学家吴尊友:3月不可能结束。 (环球网)
吴尊友指出,奥密克戎Omicron不可能是「大号流感」,因为它感染的部位和流感是不一样的,它造成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和流感完全是两个级别。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而新冠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
吴尊友表示,上呼吸道感染很少会引起肺炎,除非久病不治,拖了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少数患者会引起肺炎。而下呼吸道感染多数人会出现肺炎,包括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此前天津的数据显示,在361例感染病例中,有42%的感染者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症状,这个比例已经很高。
吴尊友指出,出现这么高比例的肺炎患者,如果不是因为疫苗发挥了保护作用,病人的病情会更严重。因为有疫苗「打底」以后,感染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所以症状就会轻很多。此外,就是中国政府的反应比较快,当病人刚刚确诊尚未出现症状,或是仅仅是轻症的时候,所有病例都会住院治疗。
「这和欧美国家不一样」,吴尊友说,在国外,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轻的,根本就不会安排住院治疗。这也就是中国从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后,几乎没有死亡病例的原因——因为治疗的早。
吴尊友表示,放眼世界,奥密克戎Omicron造成肺炎的比例较高,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因Omicron导致的重症率、病死率远比流感要高得多。以美国为例,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流行期间,其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远远高于Delta毒株流行期间造成的死亡人数。流感造成死亡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奥密克戎Omicron不可能是一个「大号流感」。如果把它当成「大号流感」来看的话,会淡化疫情,削弱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对疫情防控非常不利。
针对顶级医学学术刊物《刺胳针》1月19日发表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主任默里的一篇论文称,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即将结束,3月将成为关键时间点。吴尊友直言,他认为这篇论文中表达的观点,科学依据并不充分。
吴尊友表示,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名统计学家,是数学模型领域的全球顶级专家,他对生物学以及病毒的了解并不是特别清楚。他是根据流感来提出这种假设——如果此前的流感能在2年之内结束,那么新冠已流行2年,应该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他是基于这种逻辑来展开分析的,但因为流感和新冠有很多不同,他的这种假设有一些要接受现实挑战的地方。
吴尊友表示,首先就在于感染流感后免疫力维持时间通常能达到一年,而感染新冠后免疫力维持时间一般在3到6个月左右。其次就在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很快,差不多每天都在变。而流感病毒的变异是有规律性的,且变异周期较长,通常是一年一变或几年一变,在这一年或几年内,病毒的变异若仅在「亚型」内,不会影响交叉保护。
吴尊友表示,从病毒变异的特点以及从新冠流行两年的规律来看,「3月份成为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结束的关键时间点」这种观点,科学的依据是不充分的。
新冠病毒流行的趋势肯定会减弱?
不过,吴尊友还是乐观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新冠病毒流行的趋势肯定会减弱,因为每一种新毒株的流行在到了高峰以后总会下降,Omicron在南非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其他国家经过一段时间流行后也有下降迹象。如印度在去年4月、5月Delta毒株大流行后,有一段时间处在较低的流行水平,科学家当时还在研究,为什么印度的疫情突然就降低了,现在第四波疫情发生以后,印度的疫情又升上来。
吴尊友举例,再如日本,在去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疫情比较严重,但在奥运会结束后,疫情一下子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科学家也试图解释为什么日本的疫情突然就平缓了,然而,全球第四波疫情来袭时,日本的疫情突然又升上来。新冠病毒就呈现这样一个流行规律,它一波流行峰过去后必然有下降的时候,所以从全球角度而言,3月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流行趋势减弱,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吴尊友表示,全球新冠这一轮的大流行是有几个重要因素促成的,一个是冬季比较适合新冠病毒的生存和传播;第二个是冬季的节日比较多,感恩节、圣诞节以及新年,人们都会聚集,等到冬季过去,人们回到工作岗位,促进流行的因素也就减少了;第三个因素就是变异毒株的Omicron传染性比较强,特别是既往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的人也会感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