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贸易顺差扩大,国家统计局分析,是因为中国有效填补了全球的供需缺口。 (中新社)
国务院新闻办15日举行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2%。针对贸易顺差扩大,国家统计局分析,是因为中国有效填补了全球的供需缺口。而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官方表示,目前看到停滞性通膨是表象,是短期冲击造成的阶段性情形。
10月,中国大陆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的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PPI比去年同期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虽非历史新高,仍创26年新高。 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3.7%,成为PPI涨幅扩大的主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由于第3季受到疫情和汛情等因素冲击,使经济增速放缓,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造成影响。此外,中国国内部分能源、原物料产品的供给吃紧,也造成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停滞性通膨的表象。
付凌晖表示,10月进出口还是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货物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8%,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0.3%,比上月加快了0.4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4.5%,比上月加快4.4个百分点。
付凌晖分析,关于外贸顺差扩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全球疫情情况下,世界经济整体上在复苏,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运行不畅。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内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有效填补了全球供需的缺口。
二是由于中国产业升级发展,整体上,中国国际竞争力在提升。随着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一般贸易占比在整个贸易当中的占比在提升。一般贸易在整个贸易当中的附加值较高,占比提升有利于扩大贸易顺差。
三是创新能力在提升,满足国内外新需求的能力在提高。在全球疫情发展的状况下,中国疫苗和相关防疫物资的出口,都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贸易顺差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