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正式展开。会议前夕,各国领袖和媒体都广泛地表示这次大会比往年来得重要,尤其世界经历全球大疫症后比以往更意识到需要积极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气候威胁。因此各国领袖都扬言需要采取更进攻的减排措施。
另外,2019年美国在特朗普主张下退出了《巴黎气候协议》,因此是次会议将会是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重新加入后的首次会议。然而,当全球都日渐意识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时,国与国之间放下成见的通力合作又何尝不是个中的关键?
美国曾退出《巴黎协议》
2019年11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时任总统特朗普指示下正式提交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通知。自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总统以来,他就多次表示对“是否存在温室气体”的质疑,并且认为《巴黎气候协议》“给美国工人、商界和纳税人造成不公平的经济负担”,特别是他认为这些气候协定不利美国的工业出口,反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却受惠于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而得到丰厚的发展工业机会,因而认为美国亟须退出气候协定。
当时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正正是一贯以“美国优先”姿态去处理全球暖化的气候威胁,充斥着政治成见和罔顾科学的证据。有关决定除了导致美国单方面退出了全球19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的宣言,其影响更令各国担心协议的名存实亡。假如连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在签署后亦可以随便退出,想要联手遏制气温上升无疑亦将变得天马行空。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关键
幸运的是,现任总统拜登在大选期间便承诺当选后便会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议》,而且庆幸的是除了美国之外再无其他国家退出协定。然而,峰会主办国英国和联合国为这次峰会的定调显得有点悲观,它们把这次会议目的定为“维持减排的希望”(Keep hope alive),并且期望各国可以衷力合作达成减慢全球暖化的温度至1.5度。
会议开幕之前,中美两国尽管曾尝试就减排目标展对话开磋商,却结果终因双方其他分歧而未能如愿。美国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声称没有太大信心这次峰会能令北京承诺更大规模减排措施,而中国方面亦延至周四(28日)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新的减排目标,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有欠积极。
由此观之,与会各国背后在对抗气候问题上可能仍未真正达致共识,,但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才是所有气候行动的关键,各方必须把握机会坦诚交流、摒弃成见,特别是要注意别让其他与气候无关的政治议题左右相关判断,否则再来几次问题人类也难望真正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