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美国华裔公卫教授温麟衍(Leana Wen)表示,自己接种娇生疫苗后选择混打BNT疫苗,纯粹是想要避开罕见血栓副作用。 (资料照/中央社)
指挥中心松口第13轮开放AZ混打BNT疫苗,不过究竟要选择混打,还是维持接种AZ疫苗,38岁美国华裔公卫教授温麟衍(Leana Wen)的抉择逻辑或许值得参考,她接种娇生疫苗后决定混打BNT加强针,原因是担心娇生疫苗引发的极罕见血栓副作用,她强调绝对不是因为保护力可能更好而决定混打。
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20日批准全美18岁以上、且已经接种1剂娇生疫苗达2个月的民众追打第2剂疫苗,民众可选择施打娇生疫苗,也可换成接种辉瑞/BNT、莫德纳等mRNA疫苗。
38岁、目前在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梅肯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Milken Institu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担任客座教授的温麟衍20日投书《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表示自己也是美国1500万名接种娇生疫苗的民众之一,她绝对支持政府开放混打的决定,除了提供民众选择的权利外,此举也让地方卫生人员在进行施打工作时有更多弹性。
温麟衍说自己最终决定不接种娇生疫苗,纯粹是因为想避免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TTS)。 TTS相当罕见,不过研究显示50岁以下女性风险较高,她身为38岁女性,决定换成施打mRNA疫苗,因为BNT及莫德纳疫苗都和TTS无关。
温麟衍强调有些人可能会倾向继续施打娇生疫苗,因为mRNA疫苗也有罕见副作用心肌炎,心肌炎较常见于30岁以下男性。另外,如果接种BNT或莫德纳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这些人在和医师讨论后,改接种娇生疫苗可能会比较适当。
至于民众是否应该因为混打后的保护力更好而选择混打?她认为混打疫苗后保护力更好的研究数据并不明确,确实有研究表明混打AZ及BNT或莫德纳疫苗后诱发的免疫反应较接种2剂同厂牌的疫苗更强,此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初步数据显示,民众接种第2剂娇生疫苗后中和抗体浓度增加4倍,不过娇生混打BNT或莫德纳后,抗体浓度分别成长35及76倍。
不过温麟衍强调,即便这些数据再漂亮,抗体浓度并不是衡量免疫力的唯一指标;此外,这些研究尚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在真实世界中尚未经过验证。
她强调,选择混打并不是因为保护力更好,单纯只是想避免血栓副作用。她会选择接种BNT疫苗,而非莫德纳疫苗,单纯是因为当地还未提供,而她不想再等待了。
她说接种完BNT疫苗隔天,自己只感觉到手臂些微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