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三与即将退休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像会晤,被称之为“告别通话”,双方谈及中德、中欧关系、中欧贸易协定、气候议题、疫情防控和人权等问题,默克尔将会在年内离任,但两人还谈到明年中德建交50周年庆祝事宜。舆论普遍相信,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很难如默克尔般温和友善,但也未必会有大幅度改变。而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前日与习近平通电话,聚焦欧盟“战略自主”,同意举行中欧峰会,反映出中欧关系未来变化的大趋势,即非敌非友,“又倾又砌”。
习近平米歇尔通话 聚焦欧盟战略自主
默克尔在总理任上16年,曾12次访华,与北京的关系在西方领袖中无出其右。若不是疫情关系,她原计划第13次访华,所以习近平在对话中称“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默克尔亦表示,“欧盟应独立自主地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声称将续为促进德中、欧中合作积极努力。她同日又公开呼吁德国经济界支持中欧全面投资协议(CAI),这份她任上努力促成的协议,今年因中欧双方的相互制裁,而遭欧洲议会冻结审批。
据报道,在与米歇尔的通话中,习近平表明,中方始终有发展中欧关系的诚意,同时也会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希望欧方“坚持战略自主,明辨是非”。米歇尔则表示,欧方将秉持战略自主,处理国际事务。他会后表示,在中欧关系上,尽管存在分歧,但对话仍然至关重要,双方已就举行中欧峰会达成共识。虽然欧方敦促中方重新考虑对欧洲议会议员及欧盟机构的制裁,未知能否如愿,但舆论都认为,习米两人今年首度通话,是积极的发展。
默克尔之后的德国政府,社民党和绿党、自民党已展开组阁谈判,预料外交政策不会有大幅改变。不过,德国各党的共识是,未来的对华政策,会更加寻求欧盟内部的、一致的合作,即从欧盟层面来定义对华立场,这也是欧盟内部渐趋一致的共识。正如米歇尔日前表示,欧洲国家领袖在考虑应对中国崛起、阿富汗危机及欧洲内部问题的策略时,需要展现“集体智慧”。
两年前,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又译欧洲执委会,相当于内阁)推出的“欧盟对华战略”,首度对中国作出了“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中美交恶、新冠疫情,加上中欧因新疆问题发生的制裁战,加剧了这种负面气氛。在此大气候下,个别欧盟成员国内的小气候也发生变化,如立陶宛反对党上台后,把反华政见转变为政策,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刚刚结束的捷克大选,亲台的反对派料将上台,也会影响对华政策走向;明年还有匈牙利和法国的大选,都有可能为欧盟对华外交带来变数。
欧盟对华外交的改变近年主要表现为:经济关系政治化,改变了过去“经济的归经济,政治的归政治”的做法,日益将政治标准和考量加入经济领域,如要审查中国商品的“劳工标准”、审查中国投资是否符合国安标准或和国家补贴标准等;更多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例如推出自身的“印太战略”,将地缘政治竞争,包括在南海、台海和整个印太地区开展与中国的竞争乃至对抗,作为对华关系重要内容。
欧盟对华政策转变 政治凌驾亦敌亦友
欧盟对华政策的这种转变,既受舆论环境和个别国家政局变化影响,亦受中美近年角力的国际大势左右。不过,尽管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欧美取态都较为接近,但不等于欧盟已经在中美角力中选择美国一边。在应对中国全球影响力上升方面,欧盟既有与华府目标相同、战略上与美强化协调的一面;亦有立场与美国不尽相同,甚至有矛盾,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的一面,特别在一些涉及欧盟本身利益的问题上,如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伊朗核问题、委内瑞拉问题等。最近澳洲撕毁与法国的合约、转向购买美国核潜艇一事,更加暴露了美欧伙伴关系的裂隙。在对华外交中,欧盟在与中国针锋相对之际,亦不忘时时表达其“独立自主”的对华外交,不想被绑上美国的战车。上周一,法国财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表示,法美在国际税收问题上的合作,并不能掩盖双方在对华政策等问题上的分歧,欧盟与美国的战略重点并不相同,“美国想要与中国对抗,而欧盟则希望与中国接触”。
对中欧关系这种亦敌亦友、非敌非友的特性,中方必须有清醒的战略认知,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国际政治的权力和秩序结构,欧盟提升对中国的战略关注实属正常。一些欧洲中小国家对中国的挑战,是中国走向全球大国之路必然面对的反应。而西方选举政治经常呈现“钟摆效应”,过往的规律有迹可循,欧洲对华的犹疑和摇摆,在磨合中最终往往走向务实。